“海不擇細流,故能成其大;山不拒細壤,方能就其高”。為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更好地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全面提升教師師德師風和專業理論素養及實踐能力,夯實教育教學管理能力,寧夏回族自治區吳忠市同心縣第二小學教育集團校領導班子精心做好頂層設計,邀請區級知名專家,于11月25日至30日開展了以“聚焦提質賦能”為主題的教師業務能力線上培訓活動。
在為期5天的教師業務能力專項課程中,培訓涵蓋師德師風、《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2022年版)》、新教師的專業發展、教學常規管理等方面內容。專家團隊專業引領和指導,為教師們準備了一場教育思想盛宴。
該校執行校長馬希芳表示,希望老師們的事業心、責任感在踏踏實實地奮斗中實現;多思多學多問,沉淀身心快速成長,形成獨具一幟的教學風格。
自治區教研室朱莉莉在主題為《聚焦變化,守正創新》的講座中,從“新課標新變化”“聚焦核心素養”“核心素養導向下的課堂教學”三個方面解讀了《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2022年版)》。她還結合《牛和鵝》《少年中國說》等具體課例分享了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思路與經驗,引導教師深入思考課程設計的理念及背后的理論支撐,將核心素養、任務群、情境性、實踐性、綜合性和整體性等概念深入教師心中,從而進一步領會新課標的精神。
自治區教研室岳維鵬在《教師的讀書與教書》的主題講座中,從“何為教書”“何為讀書”“教師為何要讀書”“教師該讀什么書””教師如何去讀書”五個角度闡釋了教師讀書的重要性,通過大量名人名言對教師的教書和讀書進行了詳實深刻的詮釋。老師們紛紛表示培訓內容豐富、貼近現實,“教書者”自己是讀書人,教書的同時也和學生一樣讀書,這是職業特征,也應當是教師的生活方式。
銀川市教科所王會寧帶來了《2022版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解析》專題講座,強調了學習結構化的重要性,從新課程標準“是什么?為什么?怎么做?”引入,明確數學學科核心素養導向,即培養學生的“三會”: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現實世界;會用數學的思維思考現實世界;會用數學的語言表達現實世界。王會寧談到,教師在數學教育教學中一定要重視數學課程內容的“整體性、一致性、階段性”,明確每一主題之下的核心概念,進行反復強化、迭代升級,進行跨節、跨單元、跨學科的整體建構和學習,在日常教學中能做到“瞻前顧后”,著眼于核心素養提升,為學生的終身發展而教。
老師們在培訓中認真聆聽,用心思考,付諸筆墨,加深了對師德師風的認識和理解。
線上培訓活動中,教師們認真聆聽學習。
會后,教師李梅表示,教師是孩子行動的標桿,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因此,作為教師應該做到以下?點:第一,嚴以律己,為人師表。每天都帶著一份好心情投入到工作中,帶著微笑迎接學生。第二,培養良好的內在素養。塑造內在的修養,在教學中要做到有效地備課,體現教師教學的智慧,常規教學做到扎實有效。第三,刻苦鉆研業務。只有精通業務,才能將科學文化知識準確地傳授給學生。
此次業務培訓為同心縣第二小學教師們創設了專業學習的平臺,也為該校教師隊伍建設向更高水平、更深層次發展起到了積極地推動作用,堅定了老師們不斷學習以提高自身綜合素質的決心,更加明確個人未來專業成長的任務和目標。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