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晉安模式”
晉安區劃調整前叫“郊區”,有城有鄉、有平原有山區,是典型的城鄉融合型城區,山區面積占轄區總面積的78%。北峰山區猶如一道綠色屏障橫亙在福州城北。廣袤山區不僅帶來了豐富的自然資源,也對教育資源均衡分配帶來巨大挑戰。作為省會城市中心城區中的“新人”,晉安教育起步雖晚,但后勁十足。在短短30年內,尤其是近5年,晉安以驚人的發展勢頭疾馳在教育事業的高速公路上,形成倍乘效應的后發趕超模式,探索了一條縣域教育高速發展的有效路徑。
一是教育優先研究。堅持第一站位優先教育發展,第一時間協調教育問題,第一現場推進教育項目,2021年以來區委,區政府召開教育強區推進大會5場,專題研究、現場調研教育工作200余次,協調解決學校建設、教育提質、教育經費等問題300余件。立足晉安有城有鄉、外來人口多等現狀特點,編制出臺“十四五”教育發展專項規劃,研究制定加快教育事業發展、統籌推進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改革發展等政策文件,健全完善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鄉鎮部門各負其責的教育工作推進機制。
二是資金優先投入。把支持教育事業優先發展作為重大民生保障,在近年財政緊張的情況下,全力保障教育經費投入。2023年我區財政性教育經費投入9.64億元,較上年增長23.65%;一般公共預算教育經費占全區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24.78%,較上年增長2.16%;普通初中生均一般公共預算教育支出1.17萬元,同比增長3.36%;普通小學生均一般公共預算教育支出0.76萬元,同比增長0.04%,實現教育經費投入“兩個只增不減”。2021年以來,共撥付代課金1.054億元,確保編外教師工資水平與初任公辦教職工工資水平相當。
三是學校優先建設。結合連片舊屋區改造,提前籌劃配套學校項目,針對學位緊張片區,優先調整用地保障學校新建擴建工作。2021年以來,累計投入近30億元,新改擴建公辦中小學11所,新增學位1.5萬個,大班額比例從30.5%降到0%,2023年啟智學校通過省級特殊教育學校標準化評估驗收。同時,探索“政府+國企”興辦義務教育,新改擴建洋下小學等學校3所,既保障建設質效,又緩解財政壓力。
四是編制優先保障。研究出臺《晉安區關于推進中小學幼兒園教師“縣管校聘”管理體制改革的實施方案(試行)》,推行教師編制城鄉統籌、動態管理,積極溝通協調省市編制部門,爭取新增530個教師編制。2021年以來通過教育系統優秀人才招聘會、省統一筆試崗位招聘會等方式招聘(引進)教師640名,切實保障新辦校、增班增生及體育、音樂、美術等緊缺學科教師需求。
探索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晉安路徑”
這些年,晉安區深化教育領域改革,堅持內育外引,強化城鄉協同,促進多方聯動,五措并舉推動優質教育資源共建共享,促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一是大力推進基礎教育集團化。聚焦全學段、全區域、全覆蓋,統籌推進小學“強基”和初中“壯腰”工程,先后組建教育集團19個,對接落地省區市合作辦學項目35個,實現基礎教育集團化辦學100%全覆蓋。探索推廣“五四制”改革做法推行“一貫制”管理方法,打造“一體化”師資教研,建設“一貫式”課程體系,建成九年一貫制學校10所,實現全區初小銜接課程100%全覆蓋,獲評全省首批幼小銜接實驗區。同時推動12所山區薄弱校與城區優質校實行“一對一”同一法人辦學,試行“共享教師”機制,應用信息技術手段,通過專遞課堂開展城鄉同步教學教研,推動城區優質教育資源向所有山區學校輻射,通過以城帶鄉、以強帶弱,促進擴優提質、優質均衡,實現城鄉一體化辦學100%全覆蓋,城鄉學校辦學質量整體躍入全市第一方陣。
二是持續推進優質均衡品牌化。連續3年打響晉安教育“985”品牌,率先打造全省首個中小幼全學段貫通的“榕博”教育品牌,“一師一優課”和基礎教育精品課獲獎數連續四年居省市首位,義務教育管理標準化學校100%達標創建,區教師進修學校獲評福建省示范性縣級教師進修學校,啟智學校通過省級特殊教育學校標準化評估驗收。深化實施教研員領航工程、名校長引領工程、名優教師培育工程、教壇新秀培育計劃聘請近百名福州市清華北大博士引進生擔任學校博士校(園)長,三年來全區新增名優骨干教師721名,名優骨干教師占教師總數從14.8%升至26.63%。
三是扎實推進特色教育項目化。突出多學科融合、多學段銜接,以項目化推進課程設計、促進課程融合,打造國家級特色校24所、省級特色校20所,推出“榕博名車匯”“一起去造船”等項目化課程,榕博小學《滑梯探秘》榮獲全國優秀案例一等獎,造船項目化學習課程榮獲福建省小學科學實踐活動優秀案例。
四是創新推進教育改革數智化。主動融入福州全國智慧教育示范區建設,開展“智能科技+”系列課程教學試點,運用COP(靠譜)大數據分析平臺監測與提升學校課堂教學質量,推出區級中小學人工智能教育課程體系,創建“全國青少年人工智能活動特色單位”10家、省級試點校4所,累計斬獲人工智能機器人世界大賽冠軍11個、全國大賽冠軍15個,獲評全省首批義務教育階段人工智能教育實驗區。
五是聚力推進家校社企協同化。深化實施家庭教育“個十百千萬”工程,入選教育部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實驗區,并在全省家庭教育工作推進會上作為唯一縣區作典型發言。創新建立博士校長、法治副校長等選派機制,研發推廣“呼叫北極星”智慧系統,推動設立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輔導站,整合公檢法力量托底校園安全。加強校外培訓機構管理,嚴格督促落實“一課一消”、培訓資金專戶監管等措施。強化校外供餐管理開展配餐企業“點題整治”,確保校園食品安全。推動設立企業捐資助學專項基金,積極引導社會力量支持教育發展,教育基金新增籌集社會資金2900多萬元。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