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高毅哲)近日,正在召開的2022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舉辦以“共筑高質量發展新篇 讓教育的未來更出彩”為主題的教育高峰論壇,分享世界最新教育理論研究成果,引發思想碰撞,為未來教育實踐提供有益借鑒。
北京市委常委、教育工委書記夏林茂在致辭中指出,北京教育系統持續深化綜合改革,教育總體發展水平繼續處于全國前列、達到世界發達國家平均水平,在全國率先實現了教育現代化,為建設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提供了強有力的人才支持、智力支持和創新支持。
針對未來發展,夏林茂提出,首都教育將緊緊圍繞“五子”聯動融入新發展格局,特別要抓住“兩區”、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新契機,加快擴大新時代教育對外開放,聚力推進高水平教育合作交流,持續增強服務新時代首都發展的能力水平,推進人才培養模式變革,擦亮“留學北京”品牌,夯實中外人文交流基礎,建設面向未來的教育新生態。
教育部國際合作與交流司副司長方軍表示,中國教育開放合作已有機融入高質量教育體系建設,形成以開放促改革、以改革促開放的生動局面,為各級各類教育發展提供了強勁動力。在大變局和新征程中,教育的基礎性、先導性、全局性地位進一步凸顯,開放合作成為推動新時代教育變革創新的關鍵要素,蘊含著更加出彩的未來教育發展機遇。我們將創新人才培養機制,更加聚焦人的全面發展;深化全球科研合作,更好服務高質量發展;堅持以數字化賦能國際化,以國際化助推數字化,加強教育信息化和教育資源數字化國際合作,釋放信息化動能。
在當天的開幕式上,來自高等學校、國際學校、教育研究機構等不同領域的專家,圍繞對未來教育的前瞻性思考發表了主旨演講,從教育服務、服務教育雙向助力的角度,呈現了一場教育思想盛宴。德勤(中國)副主席施能自認為,龐大的在校生群體為教育數字化提供了豐厚的土壤,中國的教育數字化經歷了從頂層設計到基礎設施普及,再到各類應用探索的發展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中國在教育數字化方面的投入越來越多,數字技術可以讓教育資源質量、可及性和公平性得到逐步提升。
開幕式上還發布了兩項北京教育改革創新的成果:北京市中學教師開放型在線輔導項目及“共建美育資源庫,攜手探索實踐‘家校社共育’新路徑”。據悉,北京市中學教師開放型在線輔導項目已招募全市14000名教師,為近10萬學生提供了累計800余萬次輔導。自2022年起,北京市中學教師開放型在線輔導實施范圍拓展至全市。
據介紹,今年服貿會期間,北京將總計發布26項教育綜合改革的最新成果,涉及智慧教育、職業教育、國際合作、校企合作等領域。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