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通訊員 張紫欣 王藝璇 記者 劉盾)近日,2022灣區校長論壇暨深圳大學40周年校慶學術論壇在深圳大學粵海校區舉行。作為2022西麗湖論壇平行論壇之一,本次論壇旨在進一步推進粵港澳大灣區高等教育融合、創新發展,助力深圳打造全球一流科技創新人才集聚地,為深圳現代化國際化創新型城市建設增添新的力量。
論壇由教育部、深圳市人民政府主辦,深圳市教育局、深圳大學承辦,通過線上線下模式,邀請粵港澳大灣區和國內外知名高校校長,教育研究與科技創新領域專家學者齊聚荔園,共話大灣區高等教育“開放”的理念、“融合”的路徑、“未來”的選擇。
教育部科學技術與信息化司司長雷朝滋在致辭中表示,粵港澳大灣區承擔著加快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的國家使命。大灣區高校要堅持以服務國家戰略需求為導向,加強有組織的科研,加快國家戰略科學理論建設,以更加昂揚的姿態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貢獻更大力量。他提出,大灣區高校要在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上、提升科技創新體系效率上、開展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上、塑造產業發展新動能新優勢上、服務國家區域創新發展上、拓展國際科技合作交流上起表率作用,更好發揮科技創新策源地、改革創新思想庫、人才培養主陣地的作用。
深圳市副市長張華表示,近年來,深圳搶抓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機遇,加快集聚國內外優質資源,通過引進辦學,走出了一條跨越式發展創新發展之路。希望粵港澳大灣區各高校積極對標國際先進,加快推動科學研究、學生培養、師資交流等方面資源共享,匯聚灣區高等教育資源,加快打造高水平開創型國際化高等教育資源聚集高地。
深圳大學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毛軍發表示,在新時代新征程,粵港澳大灣區高等教育的基礎支撐和創新引領作用需要發揮,著力造就拔尖創新人才,著力建設符合中國式現代化要求的國家和區域戰略人才力量。
活動當天,還舉行了以“開放·融合·未來:粵港澳大灣區高等教育的發展走向與戰略選擇”為議題的圓桌論壇,邀請南方科技大學代理副校長賈金鋒院士、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執行院長高虹、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副校長張欽宇、天津大學佐治亞理工深圳學院主任肖松山、鵬城實驗室副主任石光明,分別圍繞粵港澳大灣區高等教育何以實現高水平對外開放、粵港澳大灣區高等教育創新要素資源融合和資源聯通共享、粵港澳大灣區高等教育面向未來發展的戰略選擇3大議題展開討論。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