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黃星)日前,中共福建省委教育工作領導小組印發《福建省高等教育十年發展規劃(2021—2030年)》。《規劃》提出,到 2030年,高等教育類型、層次、布局結構更加優化,優質資源更加豐富,高層次人才培養體系更加完善,科技創新能力更加強勁,兩岸高等教育發展更加融合,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引領作用更加突出,形成與全方位推進高質量發展超越更相適應的高等教育發展格局,力爭高等教育競爭力和綜合實力進入全國前10名、東部前6名,建成高等教育強省。
福建明確,加快構建“兩區兩帶兩核”高等教育發展新格局,謀劃建設新型研究型大學、高水平海洋類本科學校,支持福耀科技大學(暫名)、中國科學院大學福建學院建設。穩妥推進獨立學院轉型提升,規劃設置服務海洋經濟、數字經濟、健康食品、文化創意等應用型本科院校。推動符合條件的本科高校更名為大學。積極引進兄弟省(市)高水平大學、臺灣知名高校、港澳及中東歐理工農醫類高水平高校來閩辦學,引進臺灣應用技術大學、知名企業來閩合作舉辦獨立法人的職業技術大學。引導高校在不同領域和方向爭創一流,支持廈門大學加快建成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支持福州大學國家“雙一流”高校建設,支持福建師范大學、福建農林大學爭創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
福建提出,將實施服務“技能福建”行動,強化專科層次職業教育主體地位,全面提升高職院校辦學條件,加快推進技術技能人才培養、職業技能培訓、技術創新服務、促進就業創業和助力鄉村振興發展。實施高職院校辦學條件達標工程,實施省級高水平職業院校和專業建設計劃,建設10所左右高水平高職院校、30個左右高水平高職專業群,推動6—8所高職院校入選國家“雙高計劃”建設單位。穩步發展職業本科教育,支持優質高職院校升格為本科層次職業學校,鼓勵國家“雙高計劃”建設院校骨干專業試點聯辦職業本科專業或一流應用型本科高校申辦職業本科專業。部省共同支持廈門市建設國家職業教育創新發展高地,支持泉州市建設國家產教融合試點城市。
在人才培養方面,福建進一步明確,發揮高校人才培養主陣地作用,積極服務并主動融入新發展格局,加快補齊公共衛生和健康領域人才短板,支持綜合性大學建設醫學院,大力發展高職護理專業,擴大本科臨床醫學類專業招生規模。落實新時代基礎教育強師計劃,對接先進制造業強省和創新型省份建設,加強集成電路、數據安全、工業軟件、生物醫藥、動力電池、化工新材料、電動船舶等重點產業領域急需緊缺人才培養。圍繞數字經濟、海洋經濟、綠色經濟、文旅經濟,分領域協同打造基礎學科聯盟、相關學科應用學科聯盟和政產學研用金聯盟。到2030年理工農醫類本科在校生占比提高到55%左右。要推進研究生教育擴容提質,加大博士碩士學位授予單位培育力度,力爭到2030年新增7所左右博士學位授予單位、14所左右碩士學位授予單位、1—2個學位授權自主審核單位,增設300個左右省內空白及緊缺急需領域學位授權點,研究生在校生規模增加到15萬人左右。大力發展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擴大專業學位授權布局,支持增設臨床醫學、教育、工程、農林類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點。
在提升科研創新能力、建設高水平師資隊伍、提高數字化建設水平等方面,該項規劃也提出了具體的目標方向和相應舉措。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