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孫軍)為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著力造就拔尖創新人才,日前,青島市教育局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小學創新人才培養工作的指導意見》,提出了10項重點任務,確定利用3年時間,讓各中小學創新人才培養機制進一步健全,學生創新素養明顯提升,特殊稟賦學生適性充分成長,全市中小學創新人才培養質量持續走在山東省前列。
《意見》明確,學前教育階段以激發創新興趣為主,注重游戲活動,培養想象力,保護好奇心,加強創新體驗。小學階段以培養創新意識為主,注重養成學生廣泛學習的興趣和注重探究的意識。初中階段以培養創新思維習慣為主,加強創新技能訓練,初步培養創新實踐能力。高中階段以培養創新志趣為主,注重形成批判性思維和辯證性思維能力,逐步完善創新人格。
青島將確定部分試點學校,探索實施創新人才培養“筑基計劃”“奇點計劃”“英才計劃”“強基計劃”,為有創新潛質和學科特長、學有余力的學生營造更適合的成長成才環境,搭建成長發展綠色通道。
在深化課堂教學改革方面,《意見》提出,要將激發青少年好奇心、想象力,增強科學興趣和創新意識有機融入課堂教學,注重挖掘利用學科課程中的創新要素,積極探索基于情境、問題導向的互動式、啟發式、探究式、體驗式等課堂教學,加強課題研究、項目設計、研究性學習等跨學科綜合性教學。提高作業設計質量,精心設計基礎性作業,適當增加探究性、實踐性、綜合性作業。
在加強科技課程研發方面,《意見》明確,聚焦各學段創新培養目標,積極創設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生物技術、新能源等科普教育校本課程,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鼓勵有條件的中小學開發十二年一貫制創新素養課程和“大學—中學”貫通課程。推進發明創造課程的設計、建設和實施。在中小學廣泛開展創客教育、創新創業教育,普通高中全面開設科技教育選修課。在全市特色校本課程評選中,增加科技創新類特色課程評選數量。
在加強科技教師隊伍建設方面,要求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中小學要配齊配足科學課程教師,加強小學科學專任教師配備。設置中小學科技輔導員崗位,組織在職和離(退)休科技工作者擔任兼職科技輔導員。將科學教育作為教師培訓進修的重要內容,將中小學科學教師和科技輔導員培訓統一納入本級教師培訓項目,實施科學教師和科技輔導員專項培訓,提高教師實驗操作、自制教具等專業能力,提升教師科學素質。成立市及區(市)科普教育講師團,建立專兼結合的科普教師隊伍。
《意見》提出,充分發揮家長學校作用,幫助家長樹立全面發展的科學育人觀。引導家長支持孩子體驗大自然和參與勞動,鼓勵生活中的小發現、小發明、小創造。發揮家長專業特長,推動家長和教師共同開發實施綜合主題類、項目化校本課程。定期組織開展家庭創客實驗室評選活動。積極推進學校與科技館、科技協會、發明協會等合作,不斷擴增優質教育資源。
加強創新人才培養還需健全評價機制。《意見》提出,將創新素養納入中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將學生科學技術學習情況、參加科技活動的表現和科技研究成果記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檔案,在各類選拔性考試中增加對創新素養的考核。將創新素養工作情況納入對學校年度績效考核評價,重點考核師資隊伍建設、課程開設、活動開展、條件保障、經費保障及培養成效等。將創新素養培育情況納入對區(市)政府履行教育職責評價重要內容。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