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北京3月3日訊(記者 林煥新)“戰略是一個政黨、一個國家的根本性問題,是從全局、長遠和大事上作出判斷和決策,直接關系到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的興衰成敗。習近平總書記在學習貫徹中共二十大精神研討班開班式上強調,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需要正確處理好一系列重大關系,其中就包括戰略與策略,對我國教育實踐具有極為重要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指導作用?!比珖f委員、湖南省政協副主席、民進湖南省委會主委、湘潭大學校長潘碧靈說。
結合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潘碧靈建議,以科教興國推動中國式現代化大步前進。
潘碧靈表示,第一,“增強戰略的前瞻性”要求我們要準確把握事物發展的必然趨勢,敏銳洞悉前進道路上可能出現的機遇和挑戰,以科學的戰略預見未來、引領未來。我國教育的發展要把握“兩個大局”,適應高科技革命的要求,解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最關鍵的理論和技術問題。
第二,“增強戰略的全局性”要求我們要胸懷“國之大者”,關注和解決事關黨和國家事業興衰成敗、牽一發而動全身的重大問題。教育肩負著促進教育公平和追求卓越、增強國家核心競爭力的雙重任務,要心懷教育初心、不負神圣使命、服務國家戰略,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現代化,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只有造就和培養一大批拔尖創新人才、高級專門人才和高素質勞動者,方能提高我國科技創新水平和全要素生產率,全面助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
第三,“增強戰略的穩定性”要求教育要以創新發展支撐國家戰略需要,堅持聚焦以人才培養服務人才強國戰略、以科研創新支撐科技自立自強、以學科專業結構適應新發展格局、以“雙一流”建設支撐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布局等方面深入謀劃和落實,要久久為功、堅持不懈,一抓到底、善作善成。
第四,“要將戰略的原則性與策略的靈活性結合起來”,要求教育工作者只有堅持“立德樹人”“為黨育人為國育才”“辦人民滿意的教育”的原則,才能應對時代風云變幻。當前我國教育要搶抓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機遇,堅持守正創新,加強基礎科學研究,沉下心來、埋頭苦干,實現關鍵性領域的人才培育和科研探索的重大突破。原始創新成果往往萌發于深厚的基礎研究,產生于學科交叉領域,應加強學科管理制度改革,強化內部學科之間的協作,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把科技創新最關鍵變量轉化為高質量發展的最大增量,以科技的主動贏得國家發展的主動,從而推動中國式現代化蹄疾步穩地大步前進。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