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劉玉 通訊員 信東旭)一段時間以來,沈陽農業大學陸續與遼寧省的海城、昌圖、彰武、法庫4個縣共建鄉村振興綜合示范縣,并在全省布局建設了105個鄉村振興示范村。通過建立農業科技創新高地、鄉村振興先行試驗田、綜合發展先行區等,實現“強示范建振興樣板”目標。
主題教育開展以來,沈陽農業大學黨委在學深悟透上下真功夫,以強化理論學習指導發展實踐,教育引導全校黨員、干部堅守立德樹人初心,不斷增強做好“三農”工作,力求以服務鄉村振興成效檢驗主題教育成果。
按照“學思想、強黨性、重實踐、建新功”的總要求,沈陽農業大學黨委堅持高等農業院校的“農”字屬性,緊緊圍繞遼寧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戰略部署,主動對標對表全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時間表、路線圖,不斷完善服務鄉村振興的體制機制。以《中共沈陽農業大學委員會關于全面服務鄉村振興戰略推動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和《沈陽農業大學全面服務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方案》為總綱,從組織領導、人才培養、科技創新、政策導向、實踐示范、平臺搭建、隊伍建設等7個方面綱舉目張,實施了服務鄉村振興戰略“1234”工程和“十百千萬”行動。
在具體實施中,沈陽農業大學多點發力,緊扣高質量發展目標任務,積極打造服務鄉村振興戰略的沈農模式。充分發揮“遼寧鲅魚圈葡萄科技小院”等5個科技小院功能,有針對性地開展科學試驗和示范,并組織科技特派團、科技特派員先后深入海城市、建昌縣、岫巖縣等地開展春耕服務,實現“送科技到春耕一線”;今年以來,學校先后與大連、錦州、鐵嶺等市、縣(區)開展校地合作,并在大連市普蘭店區建立院士專家工作站和鄉村振興戰略研究院大連分院,實現“建平臺促校地合作”;舉辦農業農村部“耕耘者振興計劃鄉村治理骨干調訓班”、遼寧省首期“頭雁”培訓班、遼寧省農民技術員培訓班,對全省14個市的251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頭人、100名鄉村治理骨干、100名食用菌種植大戶進行培訓,實現“抓培訓助‘頭雁’領航”。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