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施劍松)5月31日,北京門頭溝區教委發布利用區域“綠色”生態山水資源、“紅色”歷史文化資源、“金色”科技文旅資源等優勢,精心打造的10條“星火少年”健康運動路線和66條“格致少年”精品研學路線。為本區乃至京津冀廣大學生送上“研學大禮包”,帶領孩子邁出教材“半步”,實現共同健康成長。
探尋“京西第一紅村”的紅色基因、傳承“京西山區中共第一黨支部”的紅色思想、考察永定河岸的水源生態、體驗高山草甸的瑰麗風光、探尋京西古道的歷史足跡、追尋千年古剎的厚重文化、品味梨園花谷的生態富美、領讀金頂妙峰的運動篇章……門頭溝區教委主任曹彥彥說,門頭溝區地處北京西部山區,是一座具有悠久歷史文化和優良革命傳統的老區,同時也是首都西部的重要生態屏障和水源涵養地。此次研學路線的挖掘整理,旨在引領全區教師準確把握新課程標準,進一步轉變教育教學方式,把區域生態、文化、科技等各類資源“富礦”,轉化為促進學生深度學習、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案例庫、資源庫、問題庫、課題庫,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基。
2022年以來,門頭溝區聚焦城鄉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對標義務教育新課程標準,結合區域教育“小、散、異”的特點,成立“城鄉教育發展聯盟”和“小學校·好教育”發展聯盟,通過“迷你學期”研學實踐等舉措,實現了11對聯盟校學生雙向交流。聯盟校學生統一編組,通過開展跨學科主題研學實踐,走進綠水青山、置身田間地頭,在真實的生產生活情境中,開展合作探究。
曹彥彥說,“迷你學期”研學實踐活動基于校際資源共享,打破學校教育的封閉圈,實現了城市到鄉村、人文到自然、課堂到生活的跨越式轉變。課程開發結合“綠水青山”發展機遇,立足門頭溝區古村古道、民間民俗、紅色歷史、生態山水、煤業礦業等地域文化特色,對永定河畔豐富的教育資源進行針對性開發和利用,形成了76條精品研學路線,做到了“一地一景一人文,一域一課一故事”。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