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尹曉軍)7月16日,由中國農學會耕作制度分會主辦,甘肅農業大學、省部共建干旱生境作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承辦的中國農學會耕作制度分會第二屆青年學術論壇在蘭州召開。中國工程院院士康紹忠、趙春江,中國農學會副秘書長莫廣剛,中國農學會耕作制度分會副理事長、甘肅農業大學校長柴強等來自國內各涉農高校及相關科研院所等單位的專家學者與學生代表300余人參會。
據介紹,本次會議主要集中在區域農業綠色發展、耕作改制與節本增效、智慧農作與綠色生產、作物產能提升與品質調優理論及技術,以及耕作學科發展與人才培養模式等方面,旨在推進本學科不同研究方向與領域的高效融合與協同發展,為耕作學科創新發展奠定理論與實踐基礎。
柴強代表甘肅農業大學致辭,他表示,傳統的以優化資源投入為主的農業發展模式,必須向綠色高效現代化模式轉型。如何優化區域農業綠色發展模式,集成現代信息和工業技術構建智慧農業生產技術體系,創新作物產能提升與品質調優、土壤健康等關鍵技術,完善非生物逆境與作物生長發育相關性等基礎理論等,已成為作物綠色生產和農業現代化的時代課題,更成為耕作學學科發展所面臨的重大挑戰和機遇。
開幕式結束后,康紹忠院士講述了西北旱區農業節水抑鹽機理與灌排協同調控的研究進展,趙春江院士介紹了智慧農業的發展現狀和前景展望,其他專家學者作了主題報告。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