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品種是藥桑,水分足、口感好,還有藥用價值。”在新疆和田蠶桑科學研究所,東華大學紡織學院特聘教授邱夷平從樹上輕輕摘下一粒桑果,放到嘴里細細品嘗了起來。
今年暑假伊始,邱夷平又“熟門熟路”來到了新疆。和他一道來的,有來自全國10余所高校的100多名師生,他們兵分多路,分赴天山南北的基層紡織企業和棉花主產區進行調研、授課。
“敢不敢坐50多個小時的硬座火車,重走當年知青援疆路?”2011年,邱夷平的網上一呼得到了師生們積極響應。從那時起,東華紡織人與新疆有了一份暑期約定。
十余年來,東華紡織援疆團已經發展成為包括蘇州大學、江南大學、浙江理工大學、新疆大學、天津工業大學、泉州師范學院等全國15所高校、成員達數百人的大聯盟。
這是一次共同的奔赴,這是一場持續的接力。
“今天,援疆團的旗幟傳遞到了我們手中。接過旗幟就是接過使命和擔當,我們要傳承發揚胡楊精神和屯墾戍邊精神,續寫援疆工作新篇章。”7月11日,在塔里木大學舉行的第11期“一帶一路”全國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紡織援疆團出征及授旗儀式上,來自全國各地的青年學子們許下錚錚誓言。
棉花檢測標準、評價體系,紗線在線、離線檢測技術……為了這次援疆授課,東華大學紡織學院2023級博士研究生海文清備了很久的課,不斷地和企業聯系尋問需求,不斷地修改講義。
根據當地企業的實際需求,援疆團今年一共定制了20門培訓課程“菜單”,供企業自主選擇,內容涵蓋形勢政策、專業技術知識、行業發展趨勢等。
除了授課培訓,師生們還努力利用專業知識幫助企業梳理問題、解決問題。
經過數屆援疆團接力,今年投入試生產的新疆綠宇清紡織科技有限公司引進了東華大學1981級校友、上海工程技術大學教授王際平主持的科技部重點專項“非水介質染色技術”。“只用少量的水,污水零排放”,這項技術有望解決新疆棉紡織印染中的用水和污染兩大難題。
在阿瓦提思維紡織科技有限公司,張廠長正遇到一個頭疼的問題:生產機器條干不勻率偏高。師生們進入車間,仔細記錄下機器的每一項參數認真分析,最終在最不起眼的地方發現了異常。在輪臺星博服飾有限公司,廠長孫凱帶領師生們仔細參觀了車間的每一處。“要經常來,才能更加精準地對接需求。”邱夷平告訴記者,這一次他們要去圖木舒克開設科普課堂,去和田考察新疆蠶桑產業轉型,去尉犁調研羅布麻全產業鏈生產建設……
20余次走進新疆,讓邱夷平感到欣慰的是,越來越多的師生加入了援疆隊伍中,還有不少援疆團團員選擇到新疆工作。
“援疆團的寶貴經歷讓我對新疆的紡織服裝行業有了更深刻的了解,畢業后我選擇回到家鄉,希望為家鄉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第五期援疆團成員、昌吉溢達紡織有限公司車間主任張躍明說。
“前輩們感人至深的援疆故事,激勵著同學們在社會大課堂中收獲不一樣的成長。”東華大學紡織學院黨委副書記壽晨燕介紹,援疆團每年依托實踐團隊成立臨時黨支部,2022年起還正式成立了“一帶一路”紡織援疆團研究生黨支部。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記者 任朝霞)
援疆團成員走訪羅布麻生產基地。學校供圖
援疆團成員走進工廠實地調研。學校供圖
第五期援疆團成員、昌吉溢達紡織有限公司車間主任張躍明帶領同學們在生產車間參觀。學校供圖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