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張湘怡)9月23—24日,首屆數字教育與數字教育學建設研討會在清華大學召開。與會專家代表圍繞“數字交互課程與拔尖創新人才全量培養”這一主題,開展了廣泛而深入的研討。本次會議由教育部課程教材研究所張廣斌研究員領銜的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課題組主辦,聚焦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發布“北京倡議”。
研討會由開幕式、主旨報告、專家報告、案例分享、微論壇等環節組成。與會人員來自北京、廣東、浙江、山東、重慶等全國十幾個地區,既有高校、科研院所的專家學者,也有中小學校長和一線教師,還有數字技術專家。
在本次會議中,參會專家取得一個重要共識,隨著數字時代的到來,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具備了數字技術基礎和社會基礎,讓人人都擁有了成為拔尖創新人才的機會,拔尖創新人才培養進入“全量培養”的新時代。張廣斌研究員認為,數字技術的迭代升級,使得面向人人、面向群體、面向特殊個體的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成為可能。北京市東城區教育科學研究院教研員、正高級教師陳忠玲指出,拔尖創新人才全量培養就是把所有學生作為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對象,讓他們“長”成自己最好的“模樣”。深圳市警用大數據與人工智能重點實驗室主任薛克勛博士認為,數字交互課程是撬動拔尖創新人才全量培養的切入點。北京師范大學楊玉春副教授指出,用數字技術改進體育教育及考試模式的時機已經成熟,迫切需要打造不受空間限制的中小學體育數字交互課程。
大會發布《首屆數字教育與數字教育學建設研討會北京倡議》,向全社會發出倡議,研發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數字交互課程,建設數字教育落地實施的“數字教研室”,構建“數字教育學”引領教育高質量發展,開啟拔尖創新人才全量培養的新時代。
“倡議”呼吁,全社會攜手并進,共創數字時代美好教育新未來。數字交互課程作為數字時代課程新形態,是在數字技術與教育融合理念下,借助數字技術、多媒體等工具為學生提供互動式、參與式、沉浸式的學習體驗課程,可以實現交互數據無感知獲取并進行基于數據的過程性評價。教育數字化是我國開辟教育發展新賽道和塑造教育發展新優勢的重要突破口,教育數字化轉型需要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雙向互動、協同推進。當前,建設“數字教研室”對推動學校教育數字化轉型落地非常關鍵而且迫切。數字教育學建設能夠基于數字底座打通教育、科技、人才內在關系,對推動中國教育現代化理論創新和引領教育數字化轉型升級具有重要作用。數字時代的到來,數字技術與教育融合打破了創新人才培養的時空局限、師資限制和資源供給不足等瓶頸,讓人人都擁有創新潛質被激發、激活的機會,全量培養也就具備了現實基礎,拔尖創新人才競相迸發的新生態將可能成為現實。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