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通訊員 伍雪平 張紫欣 記者 劉盾)“就像田剛院士所說的,數學也許不是以‘有用’為起點的學科,但是它是極其有用的學科。”廣東省東莞市翰林實驗學校高一學生王君燦表示,這次講座增強了他對數學的興趣,他對數學有了更深的探索欲望。在近日的名家大師面對面活動上,著名數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田剛與1200名東莞師生共赴“走進數學”之旅。
講座現場,田剛從“身邊能感受到的數學之美”,用通俗易懂的語言介紹了建筑中的數學,通過講解國外古建筑屋頂使用的雙螺旋圖案,以及達·芬奇畫作中運用的“黃金分割”定律等數學理念,展示了數學通過自然和藝術表現的美。田剛表示,掌握數學知識相當于擁有了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數學作為更核心、“隱形”的關鍵能力,有助于提升思維,尋找規律。
此次活動是2023年東莞市中小學生科技節系列活動之一。日前,2023年東莞市中小學生科技節在東莞中學松山湖學校拉開序幕。科技節的舉辦,旨在進一步展示東莞市中小學科學教育成果,激發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打造科學教育品牌,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助力城市高質量發展。
啟動儀式后,科學教育成果展示及體驗活動在東莞中學松山湖學校開啟。活動邀請了東莞市33個鎮街(園區)、10所市直屬學校,以及8家企業公司、研學基地共同參展。模型飛機在空中翻跟斗“炫技”,遙控艇在水面上全力沖刺,遙控車在賽場上進行激烈的足球比拼……東莞中學松山湖學校操場上,模型類展位正在展示各自的成果與特色,現場氣氛熱烈,表演多種多樣,引來大量觀眾駐足觀看。
“我們展出的項目是智能自動化種植系統,利用人工智能視覺識別、物聯網遠程監測和自動控制技術,解決蔬菜種植過程中的相關問題,提高蔬菜種植的效率和質量。”來自東莞中學的學生容昊正在為大家介紹展品。另一邊,石排鎮展位前的東莞原創潮玩IP勞拉(LAURA)大型擺件吸引了不少眼球。相關負責人正在為參觀群眾進行講解,“今年5月,‘每月一主題科學探秘活動’第三期走進石排,探索石排潮玩行業背后的故事。今天,我們也用潮玩元素來裝飾展位。”
作為東莞市中小學科學教育研學基地,東莞理工學院同樣參與了此次成果展示。東莞理工學院將一架輕型載人飛機安置在展位內,通過直觀感受,讓“智能制造”的種子在中小學生心中生根發芽。此次科學教育成果展示及體驗活動通過“觀摩+體驗+游園”等方式,組織學生深度參與,激發中小學生的科學興趣和探究意識,培養動手能力和創新精神。
據介紹,今年3月,東莞市教育局聯合市科技局、市科學技術協會發布《東莞市推進中小學科學教育實施方案》,整體推進五大板塊20條措施。方案推進半年來,得到鎮街(園區)、市內中小學積極響應,科學教育取得一系列豐碩成果。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