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通訊員 陳霞玲 李兆靜)近日,中國教育學會教育行政專業委員會2023年學術年會在云南昆明舉行。全國教育系統300余名教育行政部門負責人、普通高中校長圍繞如何推動普通高中高質量發展等主題進行學術報告和交流探討。
教育治理是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保障,普通高中內涵式建設要向治理要質量、要效益、要發展,推進普通高中治理現代化。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副院長、教育行政專業委員會理事長于京天指出,要提升地方教育行政部門負責人這一教育系統關鍵少數群體的治理能力與治理水平,教育行政專業委員會是服務教育系統干部的學術組織,要在提升教育行政干部專業化水平上發揮重要作用;教育行政干部要弘揚教育家精神,率先垂范,以實際行動不斷推動教育改革發展。上海市教委副主任楊振峰認為,要從轉變觀念、優化課程、變革課堂、改革評價、培訓教師、開發資源等多方面推動高中學校變革。我國積極探索高中有效辦學模式,建設了一大批優質高中學校,同時,一些縣域高中錨定高質量發展目標,創新制度管理,強化團隊建設,努力探索縣域高中振興新路徑。
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關鍵是科學合理配置公共資源,推動高中優質均衡發展的重點在于縮小區域及城鄉教育資源配置差距。昆明市教育局介紹,當地新建昆明西南聯大研究院附屬學校,為建設優質普通高中提供樣板,同時進一步加強地區間、部門間協同,探索結對幫扶、托管幫扶等有效促進高中優質均衡發展的有效方式。
加強拔尖創新人才的早期培養,對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具有奠基作用。教育部基礎教育司高中處處長李靜波指出,拔尖創新人才是一個國家最寶貴最稀缺的戰略資源,越早發現、越早培養,越能成大才、擔大任。他認為,拔尖創新人才早期培養必須遵循中小學生成長規律,要在夯實共同知識基礎、促進全面發展的基礎上,更加注重因材施教,積極構建高校、科研機構、高新企業和中小學校共同參與的拔尖創新人才早期培養機制,為具有創新潛質的學生提供高質量的補充教育。要把加強科學教育作為拔尖創新人才早期培養的工作重點,著力激發學生科學興趣,培養學生科學思維和創新人格,引導學生廣泛參與探究實踐,鼓勵孩子們探索未知,增強創新意識。
普通高中教育面臨著高考升學的壓力,也擔負著成人、成才的責任。如何推動普通高中多樣化發展,以滿足不同學生的發展需要,是教育行政部門面臨的一大辦學困境。山東省濰坊市教育局在會上介紹,當地通過推進中考改革,全面實行等級評價,下放普通高中的招生錄取權等方式,為學校基于辦學特色遴選適合學生奠定基礎,引領帶動普通高中多樣化發展,同時深化普職融通,在課程、教師、教研和家庭等四個方面進行融合,實現普職學籍互換,拓寬學生成長成才通道。
教育數字化轉型賦能教育高質量發展,在“雙減”背景下,如何利用信息技術對教育進行提質增效顯得尤為重要。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邢悅認為,數字化轉型背后是數字化原生,教育行業在面向數字化轉型的同時,要構建數字原生環境,通過建設教育數字基座讓業務數據化,讓每一所學校和每一個教育局形成真正的數據資產。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