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歐媚)今天,國家衛生健康委就促進兒童心理健康有關情況舉行新聞發布會。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定醫院兒童精神醫學首席專家鄭毅在發布會上介紹了如何干預已經出現心理健康問題的兒童青少年,幫助其恢復正常學習生活。
鄭毅表示,從臨床分型干預的模型來看,把它分成四個級別:
第一個級別是,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行為只有問題,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關口期。如果只是發展過程中一個小的問題或者適應方面小的困難,但還沒有達到明顯的功能損傷,還沒有影響到學習和社交功能,這時候指導家長、老師給學生心理方面的輔導,很多孩子是可以調整過來的。
第二個級別是,如果說問題比較明顯,家長或者老師還有個人調節起來有困難的,可以到學校的心理輔導室、社區心理輔導中心,尋求這些機構的幫助,可以解決他們的問題。
第三個級別是,一些問題雖沒有達到疾病的診斷,但是已經出現了綜合征,這個時候需要專業人員進一步的評估,可能要介入心理治療等治療手段。比如有認知行為治療、辯證行為治療、家庭治療,還有一些心理方面的輔導干預,這些心理治療手段,如果是這個層面的問題,可以得到很好的幫助和治療。
最后一個級別是達到了疾病,這時候就應該及早地進行評估診斷,最好能夠盡早去看醫生進行正確的評估,積極的醫療干預也是非常重要的。醫療干預有多種干預方法,最常見的是藥物治療,還有心理治療以及一些物理療法。癥狀輕微的,開始是行為心理干預,比較嚴重的,積極配合藥物治療也是非常必要的。
常見的藥物治療是否有副作用?鄭毅表示,精神科的用藥是相對比較復雜的,因為有很多類藥物,大部分的藥物都是比較安全,都經過臨床驗證,各方面治療經驗都比較多。在積極的監控下,定期做一些檢查,藥物治療是非常安全的。
鄭毅認為,需要藥物的時候積極地用藥物治療,需要心理治療和行為干預的要積極進行,有很多疾病實際上跟生活方式有密切關系,有些孩子睡眠不足的,要把睡眠調整好。
鄭毅強調,精神治療是綜合的、長期的治療過程,所以醫療機構、學校、家庭、社區都要積極的配合。要有足夠的耐心和包容度,要給孩子們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幫助他們徹底恢復,這才是比較好的治療模式。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