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的研究能力是學校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面對發展素質教育、全面提高基礎教育質量的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一所學校的教研工作如何迭代升級,并最終服務教育教學改革?12月19日,第三屆北京市基礎教育發展論壇暨北京市教育學會2023年學術年會分論壇在北京市海淀區翠微小學舉辦。翠微小學以“精研細究煉隊伍,眾籌融智共育人”為主題,通過演繹項目學習情景劇、課例展示、現場教研、主題報告等形式,分享了構建多樣教研模型的實踐經驗。
實現所有教師參與實質性教研
教師強大的研究能力是學生學習的強大能量來源,也是教師專業化發展的重要標志。2019年11月,《教育部關于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基礎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見》印發,強調教研工作要服務學校教育教學,服務教師專業成長,服務學生全面發展,服務教育管理決策。特別是《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2022年版)》頒布后,落實新課標面臨諸多現實挑戰,迫切需要學校迭代升級教研工作,為育人目標的實現打下堅實基礎,將國家教育政策真正有效落地。
一校九址集團化辦學,僅集團南部校區就有5000多名學生、300多位教師,如何讓每一位不同層次、不同學科、不同想法的教師真正助力每一位學生的全面、個性化發展?這是擺在翠微小學教研工作路上的一道難題。“教學是一所學校周而復始、波瀾不驚的日常工作,它的不斷迭代要從研究中來,以此實現不斷精進、超越”。翠微小學教育集團黨委書記、校長張國立認為,在集團校這樣的復雜系統中,構建適合自身的特色教研模型非常關鍵,將為打造高質量教學的新常態提供基礎性保障。
翠微小學教育集團黨委書記、校長張國立作報告。學校供圖
“靜悄悄的革命”“局部殲滅戰”“深入持久戰”,張國立用3組關鍵詞形象地詮釋了學校教研組教研、課題組教研、項目組教研3種教研形式。每周一到兩次的教研組教研,以行政組織的方式開展,及時研究和解決短時的、常態化的教學問題,幫助教師補齊短板;課題組教研以教師自發組織的形式開展,聚焦關鍵性問題,持續、有層次地研究解決教學難題;項目組教研以靈活機動的形式推進,集中某段時間,研究解決階段性、時效性問題。這3種教研模型彼此呼應、互為支撐,通過線上和線下、校區與校區、年級和跨年級方式融合,實現教學研究全覆蓋,進而讓不同學科、不同層次、不同想法的教師都能不同程度地參與進來,感受研究的樂趣,體驗成長的價值。
在論壇的第一分會場上,翠微小學現場展示了數學組以“貫通除法運算的一致性”為載體進行的貫通式大教研。低年級數學組關注關鍵環節,研磨精品課程,采取“線上聯動、線下集中”的跨校區教研模式;中年級數學組以調查問卷的形式明晰本組教師的優勢與短板,有針對性地布置項目任務,發揮了中年級承上啟下的橋梁作用;高年級數學組對接低、中年級,將老師分為成果組、前沿組和學生組,開展學習素材的收集整理工作,針對學生的問題各個擊破,貫通低、中、高的除法學習內容。
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小學數學特級教師、正高級教師郭立軍認為,翠微小學的教研組教研體現了新課標下教研模式的建構過程,其中包括了諸多有思考的設計。例如,基于調研設計教研內容、強調教師的理論學習和教研過程分享、不同年級段之間的循序漸進等。這不僅有利于學校所有教師的專業成長,還為勾勒學生學習軌跡、進一步做好學習進階研究提供了可能。
課題研究要守住課堂主陣地
語文現場課 學校供圖
“默讀課文,想想父親和母親對巴迪的詩為什么會有不同的看法?”“用不同的符號畫出細節描寫父母的語句。”“你對父母的表揚和批評有怎樣的看法?”論壇的第二分會場上,翠微小學孔令建老師的語文現場課聚焦場景和細節描寫,引導學生在與文本對話中激發情思。課堂教學緊扣評價標準,生生互動、思維碰撞。這是翠微小學“教學評一致性”課題研究中的課例展示,也是學校基于日常教研中發現的典型問題進行的系統深入研究。
據翠微小學副校長周金萍介紹,“十四五”期間學校有20多項從國家級到市區級的課題立項和研究,并在課題研究中建立了篩選關鍵問題、查閱學習借鑒、假設實踐嘗試、積累系列案例、梳理提煉策略五大系統研究思路。
課題研究是教研的高級形態,可以深刻性、持續性地聚焦關鍵問題,進行系統研究。北京教育學院王永紅副教授認為,課題研究一定要守住課堂主陣地,解決學校辦學、教師教學過程中存在的真問題。尤其是要注意課題研究不能表面化、形式化,要關注教師在研究過程中的心理感受。對于讓教師身心俱疲的無效研究,要及時“踩剎車”、作調整。從此次翠微小學的語文現場課展示能夠發現,學校將課題研究很好地隱藏在了課堂中,評價要點的設計緊扣語文教學要素,具有很好的示范價值。
學生表演項目學習情景劇 學校供圖
此外,在論壇的第三分會場,翠微小學的學生以情景劇的形式呈現了翠微小學項目學習的十個特色主題。中年級組團隊圍繞“端午節為什么是中國第一個入選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節日”這個問題,跨學科開展“探秘端午,傳承非遺” 項目式學習活動。學校通過研發活動手冊,讓學生有路徑、有方法、真體驗、勤合作,利用端午小長假分成小組進行探究和實踐,并匯報、分享研究成果。據了解,翠微小學的項目學習已連續開展了10年。(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 記者 劉鈺)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