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禹躍昆 王陽)“鄉村教育是建設教育強國的重要內容,也是鄉村振興的有力保障,沒有鄉村教育現代化就沒有教育現代化,就不可能建成教育強國,也不可能實現鄉村振興,進而影響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全國人大代表,貴州省教育廳黨組書記、廳長鄒聯克認為,當前農村教育發展仍是“短板”,要大力發展鄉村基礎教育助力鄉村振興。
鄒聯克認為要堅持問題導向,找準城鄉教育差距:鄉村學前教育普及普惠保障機制仍需完善、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基礎薄弱、縣域普通高中辦學質量水平需加快提升、縣級職業教育人才培養質量有待提高。
從問題導向出發,鄒聯克提出以下對策建議:
一是建議進一步強化縣級政府履行義務教育的主體責任。省級政府加大統籌力度,督促指導各級政府切實履行發展義務教育的主體責任,統籌財政性資金支持鄉村義務教育發展。對地方政府投入鄉村教育的資金占比作出規定,并對落實情況進行監督,切實保障鄉村基礎教育健康可持續發展。同時采取政策引領、正面激勵等方式,引導縣級政府將關注點轉向打牢義務教育基礎,在夯實基礎教育“基點”上下功夫。
二是建議制定鄉村小規模學校分類發展政策。保留必要的鄉村小規模學校,制定鄉村小規模學校分類發展政策,避免“撤點并校”政策執行偏差。探索以標準化寄宿制學校+小規模學校完成九年義務教育的改革,實施“村小4年(或3年)+中心校2年(或3年)”學制改革。建議國家層面制定鄉村小規模學校緊缺學科(如音樂、美術、體育、英語、信息技術)教師走教政策,支持以鄉鎮中心校為主統籌鄉鎮緊缺學科教師資源,開展輻射區域內小規模學校的走教。充分發揮鄉村小規模學校“小班小校”優勢,通過跨學科融合、項目教學等方式,辦具有“鄉土底色”的鄉村基礎教育學校。強化小規模學校增值評價,建立基于學生相對進步的增值評價機制。
三是建議大力發展面向農村的職業教育。支持新型職業農民通過彈性學制參加中高等職業教育,加強涉農院校和學科專業建設,增強職業教育培訓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在高考招生政策上要繼續實施“支援中西部地區招生協作計劃”和高校農村單獨招生專項計劃、農村貧困地區定向招生專項計劃和地方專項計劃,形成保障農村學生上重點高校的長效機制。
四是建議改革鄉村教師培養培訓機制。面向農村地區重點培養“一專多能”全科教師,教育行政部門強化全科教師職后培養培訓,并制定面向全科教師的系列支持政策,切實緩解鄉村教師結構性緊缺問題。
五是建議實行城鎮教師服務基層政策。建議國家層面制定城鎮新招聘教師到鄉村學校服務的政策,可明確國家公費師范生和優師計劃畢業生就業簽約后須到鄉村學校服務不少于2年,為鄉村學校提供優質教師資源。
六是建議開辟教育數字化的新賽道。要加快薄弱地區鄉村教育數字化基礎設施及教育資源建設更新,利用國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務平臺,向鄉村學校提供優質、適切的數字教育資源和服務,努力實現“同在藍天下、同上一堂課”。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