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久久精品国产第一区二区三区 _国产日韩视频一区二区三区_色域天天综合网

首頁>檢索頁>當前

張平文委員:服務發展新質生產力,高校要找準“發力點”

發布時間:2024-03-13 作者:萬玉鳳 楊國營 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

今年全國兩會上,“新質生產力”成為各界關注的熱詞。3月5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要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那么,如何深刻認識新質生產力的內涵?高校作為人才培養主陣地如何服務好新質生產力的發展?帶著這些問題,《中國高等教育》記者專訪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院士、武漢大學校長張平文。

《中國高等教育》: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強化高質量發展的基礎支撐。您怎么認識新質生產力?

張平文:新質生產力是今年兩會期間一個熱詞,什么是新質生產力?從20239月到今年兩會,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提及并系統闡述新質生產力科學內涵、現實意義和方法路徑。概括起來主要有:創新起主導作用,擺脫傳統經濟增長方式、生產力發展路徑,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特征,符合新發展理念的先進生產力質態。它由技術革命性突破、生產要素創新性配置、產業深度轉型升級而催生。以勞動者、勞動資料、勞動對象及其優化組合的躍升為基本內涵,以全要素生產率大幅提升為核心標志,特點是創新,關鍵在質優,本質是先進生產力。要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為我們更加精準理解、科學把握和服務發展新質生產力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關于2024年政府工作十大任務的前兩條都跟新質生產力密切相關,對其內容的深入把握也有助于認識新質生產力。第一條是“大力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包括多個方面,一是傳統產業的優化升級,二是培養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綠色、創新是新質生產力的重要特征,數字化、智能化這些生產要素技術加入進來,新質生產力體現在新的產業體系中。新能源汽車就是傳統汽車產業的優化升級,是新質生產力的一個典型案例。中國一些地方和行業早在30年前就開始布局新能源,使得中國的汽車領域由此前燃油車時代的苦苦追趕實現了新能源時代的彎道超車。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還提到了“深入推進數字經濟創新發展”。新質生產力體現在產業體系中,與創新、高質量、綠色發展形成一個大融合,它是全生產要素的融合,包括新技術、大數據、綠色發展等。第二條是“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強化高質量發展的基礎支撐”。黨的二十大報告首次將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體”集中部署和系統謀劃,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用更大篇幅強調了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的重要性,并提出了相應的政策措施。這無疑將會為新質生產力提供重要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

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政府工作報告中的權威表述,有助于我們清新質生產力的概念。作為教育界的政協委員,對于中央的這一重大戰略和系統部署,我感到無比振奮,也深感責任重大、使命光榮

《中國高等教育》:您怎么看待教育和新質生產力的關系?

張平文:新質生產力首先跟科技密切相關,要創新就需要人才,人才要靠教育來培養,所以,教育、科技、人才這三者新質生產力緊密聯系,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基礎支撐。今年教育界的一件大事是要召開第二次全國教育大會,發布教育強國規劃綱要。首先,到2035年中國要建成教育強國,是“建成”而不是“建設”,二者有重大區別,即在本世紀中葉提前15年建成教育強國,充分體現了教育的基礎性作用。那么,該怎么理解“教育強國”?我認為,一是在教育方面,中國要成為世界強國;二是通過教育來增強國家的綜合實力。因為只有教育強了,全民的綜合素質才會提高,而各類人才也需要通過高水平的教育來培養。國家只有擁有了大量的優質人才,才可能實現科技自立自強,也只有通過創新才能發展新質生產力,并最終體現在產業體系中。產業體系強了,我們國家才可能建成經濟強國、軍事強國、金融強國等。這背后的邏輯鏈條非常清晰,因此建設教育強國是基礎。

那么,教育強國該怎么建?

對大學來說,人才培養是第一使命,沒有之一。對于武漢大學這類高校來說,拔尖創新人才和國家急需人才的培養是并重的。因為人才培養的周期很長,而我們國家有一些領域又急需突破,高校特別是龍頭高校要在這些領域快速地為國家培養所需人才。從學科角度來說,拔尖創新人才和國家急需人才是有區別的,對基礎學科來說,主要培養的是拔尖創新人才;一些偏應用、偏工程的學科,更重要的是培養當前國家急需的人才。這兩項工作要結合好,這是我們高等教育的重中之重。高校是基礎研究的主力軍,但在科技方面還只是生力軍,企業才是創新的主體。所以大學也應該跟企業緊密結合來培養拔尖創新人才和國家急需的人才。

《中國高等教育》:當前,在暢通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環上,還存在哪些卡點,需要高校著力去解決?

張平文:這個問題非常重要且涉及多個領域和方面,我先就拔尖創新人才選拔的卡點談些認識。一是如何選拔培養拔尖創新人才。今年兩會,我的提案是關于構建拔尖創新人才成長的環境,即如何把拔尖的好苗子選出來。目前,通過競賽保送、專項人才計劃等方式,部分學校還有少年班,都是在做拔尖創新人才的選拔。但這類選拔量很小,在執行中也存在一些問題。當前,我國人才選拔模式主要是通過高考,其公平、公正和效率都毋庸置疑,但“全科式”選才模式相對單一,有針對性的選拔機制建設還不足。因此,我這次的提案就建議在保持高考招生穩定的前提下,探索構建更加多元化的選拔通道。管好用好學科競賽等選拔方式,進一步規范競賽結果運用。要賦予有條件的“雙一流”高校更大自主權,加大基礎學科拔尖創新人才超常規選鑒。二是要警惕人才選拔方式被異化。我建議廣大家長要善于發現孩子的優點,要給他們更多選擇,不要“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允許孩子們走不同的成才道路。三是要營造良好的環境。實際上最難的是環境建設,包括社會環境、培養環境等。拔尖創新人才未來是要坐冷板凳的,真正能成功的比例遠沒有人們期待的高。因此,全社會要為拔尖創新人才營造一個安心做學問的環境。

當前高等教育綜合改革進入了深水區,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深化教育、科技、人才綜合改革,我認為教育評價改革難度最大,比如基礎性學科、應用性學科,差別就很大。在人才培養方面,學校也會碰到很多卡點。隨著“破五”的深入實施,很多高校對教師的評價已經有了很大改進,我們一直強調在評價過程中要實現科學評價,尊重學科的差異性,但操作起來難度很大。如何進行不同學科不同評價標準分類,是一個非常專業的問題。目前,教育評價改革的主體方向是小同行評價,這是國際慣例,我認為有其合理性,但它又很難評價有組織的科研,所以小同行評價也不能解決所有問題。因此,沒有一個評價體系能解決所有問題,每所高校只能找到適合自己學校發展階段的評價方式,而且隨著時代的進步,它可能也得不斷變化,沒有絕對意義上的最好的評價方式。

《中國高等教育》:人才培養是高校的第一使命,培養發展新質生產力急需的人才,在優化學科設置和人才培養模式方面,您有什么具體建議?

張平文:當前人工智能的發展日新月異,對整個教育界有深刻影響。有一些專業太傳統,不符合新質生產力發展需要,就業就會出現很大問題。因此,大學要順應信息技術革命及時更新觀念,做好學科和專業調整,這一點非常重要。同時,要把選擇權交給學生,如果學生不得不選擇一些不喜歡的專業,是對人才的浪費。此外,關于學術型和專業型兩類學位研究生教育,二者定位不同。教育部已要求專業學位和學術學位分開,要有不同的培養模式。專業學位研究生要和企業一起培養,因此要對企業有吸引力,讓他們愿意花時間和金錢參與這類人才培養項目。企業的導師和學校的導師想法可能不一樣,學校導師更多考慮的是做好的研究,發好的論文,企業導師更多考慮的是做出一個產品,二者有時差別很大。我建議,學校的教師可以給專業學位的學生一些基礎的科研訓練,但他要到企業里真正把產品做出來進行迭代,在這個過程中,如果還能發文章當然最好。這是一種理想狀態,需要不斷摸索,需要企業導師和學術導師高度融合,只有這樣新質生產力才能更好服務于產業體系。

《中國高等教育》:圍繞服務發展新質生產力,要推進顛覆性關鍵性技術的突破,從而服務于科技創新,服務于國家戰略需求,您認為高校可以從哪些方面重點發力?

張平文:服務發展新質生產力,高校使命責任重大。但不同類型的高校的發力點可能不一樣。比如,綜合性大學與工科性大學做法肯定不一樣,而且有不同的組織模式方式,這都需要高等教育領域綜合改革。總之,基礎學科要尊重其規律著力培養拔尖創新人才。應用型學科要以國家戰略、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為目標,開展有組織科研,真正去解決一些“卡脖子”問題。當前高校開展有組織科研,首先要解決需求的問題,其次要解決團隊問題,最后還要解決可持續發展的問題。

(《中國高等教育》-中國教育新聞網記者 萬玉鳳 楊國營)

0 0 0 0
分享到:

相關閱讀

最新發布
熱門標簽
點擊排行
熱點推薦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40號

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久久精品国产第一区二区三区 _国产日韩视频一区二区三区_色域天天综合网
欧美电影免费观看网站| 国产精品男人爽免费视频1 | 亚洲综合日韩| 亚洲大片av| 国产三区精品| 国产精品免费网站在线观看| 欧美黄色影院| 欧美91大片| 老牛国产精品一区的观看方式| 亚洲欧美日韩一区在线| 一本色道久久88精品综合| 伊人狠狠色j香婷婷综合| 国产精品每日更新|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 欧美日韩精品伦理作品在线免费观看 | 亚洲网站视频福利| 亚洲精品欧美日韩| 在线欧美影院| 在线看欧美视频| 国产原创一区二区| 国模套图日韩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美女精品免费电影| 国产欧美日韩精品丝袜高跟鞋 | 欧美日韩高清区| 欧美国产极速在线| 欧美黄污视频| 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欧美高清在线一区| 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v国产精品| 欧美成人精品福利| 欧美成人一区在线| 欧美日韩1区| 国产精品区一区| 国产手机视频精品| 国产综合亚洲精品一区二| 精品成人在线观看| 最新国产乱人伦偷精品免费网站| 亚洲日本激情|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品| 亚洲综合色在线| 久久精品一本久久99精品| 久久国产日本精品| 欧美大胆a视频| 国产精品xvideos88| 国产日韩亚洲欧美综合| 亚洲高清视频一区二区| 日韩小视频在线观看专区|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观看 | 性色av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久久国产一区二区| 久久综合国产精品| 欧美天堂在线观看| 在线观看欧美日韩国产| 一个色综合av|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字幕色伊伊 | 欧美视频在线观看免费网址|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视频 | 黑人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 亚洲人成在线播放网站岛国|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精品 | 亚洲激情校园春色| 亚洲在线观看免费| 欧美成人国产va精品日本一级| 国产精品入口麻豆原神|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 香蕉久久夜色精品国产| 欧美日韩国产欧| 激情综合色丁香一区二区| 99综合视频| 欧美二区在线看| 激情综合色丁香一区二区| 亚洲一区在线播放| 欧美国产视频日韩| 激情久久综合| 欧美中文字幕在线| 欧美系列精品| 亚洲精品欧美日韩| 欧美/亚洲一区| 国内精品免费在线观看| 午夜精品免费在线| 欧美日韩专区| 99国产精品| 欧美激情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 欧美黄色片免费观看| 一区二区亚洲欧洲国产日韩| 午夜欧美电影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成人观看视频国产奇米| 亚洲国产一区在线| 欧美成人午夜激情| 亚洲高清一区二| 免费精品视频| 亚洲韩国青草视频| 欧美成人高清视频| 亚洲精品女人| 欧美三级网址| 亚洲综合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香蕉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激情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乱子久久久久|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aⅴ视频| 欧美视频二区| 性亚洲最疯狂xxxx高清| 国产亚洲欧洲| 久久影院亚洲| 亚洲理论在线| 欧美视频中文字幕| 午夜精品福利视频| 国产在线观看一区| 免费91麻豆精品国产自产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综合乱码久久久久 | 在线欧美影院| 欧美乱在线观看| 亚洲性av在线| 黄色综合网站| 欧美精品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 国产免费观看久久| 久久亚洲国产精品日日av夜夜| 18成人免费观看视频| 欧美日韩理论| 久久国产精品毛片|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黑人| 欧美日韩综合不卡| 久久国产66| 99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国产亚洲欧美激情| 欧美高清视频一区二区| 亚洲欧美韩国| 亚洲激情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观看| 嫩草影视亚洲| 欧美亚洲综合在线|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不99 | 久久不射网站| 在线午夜精品自拍| 黄色成人在线免费| 国产精品高潮呻吟久久| 蜜臀av一级做a爰片久久| 亚洲欧美久久久| 亚洲毛片播放| 136国产福利精品导航网址应用 | 亚洲综合首页| 亚洲精品免费网站| 精品不卡视频| 国产亚洲精品久久久| 欧美日韩在线高清| 久久亚洲欧美| 欧美专区18| 亚洲综合色激情五月| 日韩一级欧洲| 亚洲人成7777| 在线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自产v一区二区三区c|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国产精品日日| 裸体丰满少妇做受久久99精品| 翔田千里一区二区| 亚洲一区二区动漫| 99国产麻豆精品| 亚洲国产老妈| 亚洲电影在线| 亚洲高清久久| 亚洲第一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韩国三级电影久久久久久| 国产性猛交xxxx免费看久久|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 国产精品www.|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免费樱桃| 欧美日本亚洲| 欧美午夜一区二区福利视频| 欧美日韩一区在线观看视频| 欧美日韩在线播放一区| 欧美午夜a级限制福利片| 欧美婷婷久久| 国产精品永久免费在线| 国产日韩精品一区二区浪潮av| 国产目拍亚洲精品99久久精品 | 亚洲欧美在线观看| 欧美一级播放| 久久精品在这里| 免费一级欧美片在线播放| 欧美精品不卡| 欧美视频一区二区| 国产午夜精品全部视频播放 | 久久伊人亚洲| 欧美大片免费久久精品三p| 欧美日韩精品高清| 国产精品综合久久久| 狠狠色香婷婷久久亚洲精品| 亚洲国产毛片完整版| 亚洲理伦电影|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久久久成人精品| 欧美精品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 在线免费观看日本一区| 一区二区国产在线观看|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综合伊人77777尤物| 欧美日韩性视频在线| 国产一区二区在线观看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