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紀念于若木同志誕辰105周年座談會暨2024營養與健康發展促進大會在北京舉行。大會以“傳承于若木營養健康理念 推動營養健康事業發展”為主題,追思并學習于若木先生為人民營養健康事業不懈奮斗的精神,通過主旨演講和圓桌會談等形式,聚焦營養健康熱點問題,分享前沿新知、凝聚廣泛共識,探討進一步推動營養健康領域的創新與發展,助力健康中國建設。
來自國家衛健委、教育部等有關單位領導和有關省疾控中心負責人、國內營養健康領域專家學者及企業代表、社會組織、學校等近300位嘉賓現場出席大會。
本次大會由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國家食物與營養咨詢委員會指導,中國學生營養與健康促進會、北京市于若木慈善基金會主辦,北京華彬文化基金會、中糧營養健康研究院、中國產學研合作促進會營養餐產業協同創新平臺協辦。
傳承于若木先生精神
推動國民營養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
于若木是陳云同志的夫人,也是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營養事業的積極倡導者和推動者,出版有《于若木文集》、《于若木論學生營養》等專著,自上世紀80年代開始倡導并推動了“護苗工程”、“大豆行動計劃”、“學生營養餐”及“學生飲用奶計劃”等工作的實施。
“于若木先生的貢獻不僅體現在學術領域,更在于她對于公眾健康意識的普及和提高,為我們今天營養與健康事業的繁榮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中國學生營養與健康促進會會長陳永祥在大會致辭中表示。
于若木先生將營養科學從專業殿堂帶入尋常百姓家,讓高深的理論知識轉化為易于理解的生活常識,又被專家學者稱為“于若木營養觀”。
“繼續詮釋和豐富她的“營養觀”,用科學理念與創新實踐推動我國營養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十二屆全國政協副主席陳元作為于若木先生的親屬代表,在大會致辭中鼓勵大家積極獻言獻策,加強合作,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貢獻力量。
落實國民營養計劃
“每個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責任人”
近年來,國家衛生健康委與教育部等多部門在構建多方聯動工作機制,加強青少年食品營養監測評估、完善標準體系建立,提升社會營養服務能力、普及人群營養健康知識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反食物浪費促營養健康行動”“減油增豆加奶行動”“健康體重提升行動”是今年國家衛健委年度營養工作的重要任務。
營養是健康的重要基礎,“每個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責任人”。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君石、金征宇分別就《營養是健康的重要基石》、《碳水化合物與人體健康》等主題進行了主題分享,科學普及營養健康生活方式。中國農業大學教授、博導,中國富硒農業產業技術創新平臺常務副理事長趙桂慎作了《我國硒資源開發與硒產業發展策略》專題報告,陜西安康市委農辦主任,安康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局長徐杰作了《安康富硒茶產業高質量發展實踐探索》專題報告。
聚焦學生營養事業
關注學生營養餐與食育教育
會上,圍繞營養餐產業、學生營養餐、食育教育等話題,來自政府、社會組織、研究機構、學校、企業等機構的代表,展開了不同視角下的深度對話。
“加強食育教育、提升學生自主健康行為”“學校與家庭聯合、共育食品安全質樸實踐”“各機構緊密協作、加強兒童青少年的健康教育”,中國工程院院士、教育部全國學校食品與營養健康工作專家組組長、中國營養學會副理事長任發政分享了對于校園營養健康事業發展的思考。
每年的中國學生營養日5月20日,北京市于若木慈善基金會都會舉行營養與健康主題會議。基金會理事長陳奕璇介紹了基金會開展“食育進校園”“為夢想加油”主題公益活動相關情況。據介紹,基金會還將圍繞“發育不良兒童營養改善”“飲食不當小胖墩減重”以及老年營養健康等開展公益項目。
于若木慈善基金會與華彬文化基金會合作的“健康中國行食育進校園公益行動”,主要涉及青少年食育教育、飲食文化推廣和食育會議等方面,已連續開展5年,取得了一定成效。雙方代表在本次大會上進行了簽約儀式,將圍繞提高青少年食育教育水平、普及食育文化知識、推動食育文化的宣傳與交流等方面深化合作。
“學校營養供餐和營養健康教育”圓桌對話環節,圍繞推動學生營養改善、保障學生餐營養,從政府政策、具體措施、重點部署、發展現狀、未來規劃、國外先進做法、學校及學生實際需求、校餐企業的優秀做法與面臨的挑戰、食育教育探索等,進行了充分溝通與探討。
推動營養餐產業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在“營養餐產業高質量發展”圓桌論壇環節,嘉賓們從行業組織、產業鏈、生產與科技企業、媒體等角度出發,關注營養餐產業當下發展,把脈難點痛點,暢談推動營養餐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可實踐路徑與優秀做法。(中國教育新聞網記者 李小偉)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