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賈文藝)5月30日,“2024數智未來:開放、共享、創新”第三屆青少年互聯網大會在北京師范大學舉辦。本次大會發布了《中國青少年網絡素養調查報告(2024)》《互聯網平臺青少年保護與發展報告(2023)》、《生成式人工智能與未成年人數字行為發展報告》。會上,北京師范大學與5家單位簽署了合作框架協議,并啟動“數智未來 強師賦能——大中小學師生數字素養共同體計劃”,攜手為青少年數字素養提升聚智凝力。
數智未來強師賦能——大中小學師生數字素養共同體計劃啟動儀式
北京師范大學副校長陳興表示,北京師范大學積極服務國家的重大戰略需求,努力推進教育數字化工作,打造了世界一流、中國特色“互聯網+”教育的基礎,持續加大優質數字資源供給,促進全民共享數字化發展成果;堅持引領數字教育創新實踐,拓展人工智能賦能教育教學的新趨勢;持續發揮學校一流教育資源優勢,提升國家和區域數字化教育水平。
主旨發言環節,教育部義務教育信息科技課標組組長、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信息技術學院院長熊璋教授從打造中國教育新生態、提升師生數字素養與技能兩個角度探討了提升青少年數字素養與技能的原因。他認為,未來一定要保證教育的人工智能和教育的新生態是自主可控、自立自強的,要建設從應試教育走到數字教育的新路徑。
北京師范大學傳播創新與未來媒體實驗平臺主任、中國新聞史學會傳媒經濟管理專業委員會理事長喻國明教授在發言中提到,在向數智文明時代過渡的轉型時期,應抓住生成式AI這一改變時代、把握現實的最重要力量。
中國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協會副理事長、北京師范大學科學教育教育研究院院長鄭永和教授表示,我國青少年在科學教育方面最主要的問題是高階思維培養不足,培養具有創新能力的人才是科學教育改革的重要議題。
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研究員王元卓教授以“生成式人工智能驅動的個性化科學教育”為主題分享發言,以生成式人工智能與通用人工智能為關鍵詞,探討了其智能的涌現對科學教育的賦能與可能性路徑。
北京師范大學新聞傳播學院黨委書記、未成年人網絡素養研究中心主任方增泉教授在會上發布了《中國青少年網絡素養調查報告》。據介紹,這一報告覆蓋全國的31個省、市、自治區,是全國第一次大規模的青少年網絡素養調研。研究發現,中國青少年的網絡素養正在穩步提升,同時報告也給出了有關建立賦權、賦能、賦義的合作網絡育人機制的政策建議。
在圓桌對話環節,北京互聯網法院審委會專職委員孫銘溪,阿里巴巴智能信息事業群副總裁周曉鵬,浙江省寧波市委網信辦網絡傳播和社會工作處處長陳勇,北京廣渠門中學教育集團總校長李志偉,《父母必讀》雜志副主編、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會副秘書長劉國平5位嘉賓共同探討、分享了對未成年人網絡保護與數字發展的看法和建議。
據了解,第三屆青少年互聯網大會設立了“互聯網平臺治理與數字公益”“數智+助力建設美好未來家”“互聯網與青少年發展學者論壇”三個平行論壇。大會還將開展青少年網絡素養教育周展示活動,展演青少年數字素養教育成果,開展“青少年數字素養教育創新實踐”對話討論。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