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周洪松)“滴滴滴……”近日,河北省張家口第四中學食堂管理員小孫的手機收到了一條來自教育云平臺的食品安全報警短信,一看,原來是食堂工作人員沒有戴口罩進入操作間,小孫馬上通知相關人員規范著裝。這是張家口市啟動“互聯網+明廚亮灶+AI智能”校園食品安全提升工程后的一個應用場景。
孩子在學校吃什么,飯菜安全嗎?這是萬千家長都關心的問題。2022年,張家口市教育局在市直屬20個學校率先完成“互聯網+明廚亮灶+AI智能”校園食品安全提升工程。今年,市教育局將“互聯網+明廚亮灶”AI智能提升工程列為全市“爭一流當冠軍”工作目標任務之一,全市中小學“統一標準規范、統一資源共享、統一監督管理”,依托河北省學校安全網格化管理平臺、張家口教育云全面聯網張家口市所有學校食堂視頻數據,充分發揮AI和大數據等先進技術優勢,對全市學校食堂進行智能監控監管。
“畫面可存儲、問題可核實、信息可追溯、數據可分析、違規可報警。”該市將學校食堂的操作間、配菜間、洗消間、食品庫房等關鍵部位和重點環節以視頻方式在餐廳醒目的位置展示給用餐師生,使“后廚”成為可視廚房;將AI智能分析出的相關報警信息實時傳輸到張家口市學校安全網格化管理平臺,學校及教育主管部門在直接觀看到廚房的環境衛生狀況和切配烹飪、面點制作等各食品操作場所的工作狀況的同時,通過不符合操作規范的行為及不安全狀態的報警提醒,進行有效防控、精準治理。
市、縣(區)建立起校園食品安全管理數據庫,實現學校對食品溯源、索證索票、隱患排查、校領導陪餐、家長陪餐、食堂從業人員信息等內容的登記填報;通過“明廚亮灶”視頻監控、AI智能分析,實現教育管理部門、學校對食堂后廚操作、配餐、留樣、食品貯存、餐飲具洗消和就餐等重點區域全流程、全覆蓋實時監管;實現對食堂內人的不安全行為、物的不安全狀態、環境的不安全因素等風險AI智能預警,與學校安全網格化管理平臺結合,實現隱患的閉環管理、各級平臺間的信息共享,全面提升食堂安全保障水平。
截至目前,張家口19個縣區全部完成了學校食堂“互聯網+明廚亮灶”縣級監管平臺建設。635所學校共安裝食堂高清攝像機4708臺、就餐區域顯示屏幕694塊,新接入上級監管平臺學校381所,擴容網絡寬帶學校148所,所有學校成立了膳食委員會并建立家長陪餐制度。其中,20所市直學校完成了學校食堂“互聯網+明廚亮灶+AI智能”提升工程,提前實現食品安全智慧管理。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