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教育局以抓實抓好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為抓手,推動家校共育,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展,探索建構良性教育生態的路徑和策略,以“穩基線、抓主線、布長線”為工作方針,不斷提升心理健康教育質量。
穩基線,營造良好心理健康教育環境
按照“穩基線”的工作方針,區教育局完善體制機制,強化心理健康“三預”工作,著力做好頂層設計和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工作。出臺了《城關區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質量提升工作實施方案》,按照“15251”心理健康教育總體工作思路,在“1”個心理健康指導中心的統籌下,建立“5”個層級的專業化工作團隊,依托班主任和心理教師“2”支隊伍,聚焦課程實施、團體輔導、個體輔導、危機干預、家校協同“5”項育人內容,形成協同工作機制,實現全區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質量水平全面提升“1”個終極目標。目前全區各中小學均已建成心理輔導室,有3所學校被評為全國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學校。
抓主線,優化全面系統的心理服務
“抓主線”指做好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服務工作,保證心理健康教育常態化、規范化和優質化。
一是強化“心理健康教育指導中心”服務職能。與本地高校開展深度合作,項目化推進心育課堂學科融合,深化交叉融合理念,實施“心育+”課堂教學探索,構建“五育+心育”融合課程體系,促進學生認知能力提升,提高學生學業表現,增強學生學業成就感。指導中心每年春秋兩季開展心理健康教師教材培訓。為促進心理學科各年段的融合發展,組織開展“探尋心資源·為生命教育賦能”生命生涯專題課堂教學研討活動,提高中小學心理學科教師對全學段心理課程的把握度。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視導,通過聽常態課、查看教案、實地查看、查閱資料、師生座談等形式,從組織領導、課程建設、校本教研、主題活動開展、心理預警干預、家校醫社協同和關愛教師心理等方面對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進行全面檢查和指導。
二是加強心育工作陣地建設。積極組織B級標準化心理輔導室驗收,推進各學校參與A級心理輔導室和心理健康特色校申報工作;計劃每年評選城關區“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3—5所,通過立標樹范,促進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內涵發展。
三是構建家—校—醫—社協作體系。引導學校強化醫教結合、家校結合、社教結合,與衛生健康部門聯系與合作,充分利用本地醫院、高校、社科單位等社會專業資源,構建學校心理健康服務協同機制。
四是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建成上海市奉賢區心理名師張玨心理工作室城關分站,組織區域內26名骨干教師開展為期三年的跟崗學習。學習內容包括課堂教學觀摩研討、個案督導、課題研究和專題培訓等,旨在學習發達地區心理健康教育理念,掌握科學有效的課堂教學方法、個體輔導技術和學校心理健康工作開展的有效途徑,提高心理教師的專業勝任力。組織開展全區全體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輪訓。開展全學科教師培訓,在每年的各學科教師基地培訓中設計了心理健康教育培訓模塊。
五是健全教研機制。落實“區級—學區—學校”三級教研制度,打造心理健康教育名師工作室,建強教研團隊,定期組織教研活動、典型案例研討、心理健康教育公開課、優質課展評和典型工作經驗的推廣交流。心理健康教研員深入各片區、部分學校進行跟進指導,通過專題講座、教研沙龍、示范課、下學校教學實踐等形式為學校提供專業支持。
六是積極開展工作室建設。在中學、小學各建立3個區級心理健康二級工作室,由區心理健康教育指導中心統一管理。中學的二級工作室各輻射1個中學片區,小學的二級工作室各輻射4個小學片區,帶領和指導片區開展工作。一方面,著力組織開展主題活動。吸納全區中小學專兼職心理教師建成“課程+團輔工作坊、輔導技能工作坊、家庭教育指導工作坊”等專題工作坊,優化全區心理教師專業研究與發展方向,組織工作坊每月開展1次主題活動。另一方面,著力做好教師梯隊培養。打造集教研、培訓等內容為一體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師業務合作共同體,以“理論+實踐”“研究+實驗”為主要方式進行專業培養,促進形成區域內“種子教師—骨干教師—專家型教師”梯隊。
布長線,促進心理健康教育輻射影響
“布長線”即以關注學生全面發展和長遠發展為目標,將心理健康教育作為德育的重要內容落實,基于“五育融合”理念開展全方位教育,構建心理與體育、美育、勞動教育融合育人模式,培育學生積極心理品質。學校開齊開足上好體育、美育、勞動教育課程,借力“體藝2+1”工作,讓每個孩子掌握至少一項體育技能和兩項藝術技能。依托少年宮和綜合實踐基地廣泛開展豐富的實踐活動,加強全體學生勞動教育。
一是以德育心。全區各校將心育內容融匯到各科教育教學全過程,強化生命教育、挫折教育,通過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升旗儀式、班團隊會、德育實踐等途徑,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積極的心態和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激發學生的內在心理潛能。
二是以智慧心。積極落實“雙減”政策和“五項管理”要求,有效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積極緩解學生學業壓力。深入推進“吳正憲小學數學工作站”“新教育”“情境教育”等教改項目,優化教育教學內容和方式,在學科教學中注重維護學生心理健康,既教書,又育人。
三是以體強心。以全國學校體育聯盟為依托,持續推進體育特色項目建設,開展大課間、全員運動會、“一校一品”現場展示、三大球聯賽等系列活動,使學生在體育鍛煉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煉意志。
四是以美潤心。深化“高參小”“體藝援教聯盟”“音樂新體系”等項目實施,把“美育”的創造表達與“心育”的目標任務有機統一起來。
五是以勞健心。開展“全國中小學勞動教育實驗區”建設成果展示活動,創建區級中小學勞動教育實踐基地,評定區級勞動教育特色學校和勞動教育精品社團,以勞樹德,在勞動教育中培養學生健康的心理品質和健全人格。
六是家校協同。落實《城關區全面加強家庭教育工作三年行動方案》,全區各中小學幼兒園健全完善家長學校和家長委員會,積極與團委、婦聯等部門攜手合作,組織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講座、家庭教育講座、咨詢指導服務等,培養孩子健康人格和良好行為習慣,促進溫暖和諧親子關系的形成,有效推進家校共育。
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我們久久為功,我們也堅信,路雖遠行則將至,事雖難做則必成,我們必將譜寫心理健康教育更加美好的篇章!
(王琳 作者單位系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教學研究室)
《人民教育》2024年第9期,原題為《提升心育質量 護航學生成長——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紀實》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