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受極端天氣影響,湖南省懷化市會同縣農業遭受嚴重水澇災害。“民之所向,步履所往。”湖南農業大學植物保護學院及時組織“助力會同苦瓜產業升級紅色+博士團”,依托“山苦瓜科技小院”,深入5個村莊,走訪30余位種植戶,通過實地考察和技術指導,為病蟲害防治、土壤改良等一系列急需解決的問題提供方案,助力農業災后恢復生產工作。
“當前山苦瓜產業有3個亟待解決的問題:病蟲害綠色防控,地上部生物量增加與總體產量的提升。”湖南農大植保學院院長李有志邊查看山苦瓜的長勢邊說道。洪澇災后,科學有效的技術措施是穩住生產的關鍵。植物保護學院博士團對秧苗長勢等進行調查,逐一摸清因災受損情況,給出高效的恢復生產指導意見。同時博士團還特別關注了南方水稻黑條矮縮病,采集了病株樣本以供后續研究,“白背飛虱是‘南黑’主要的傳播媒介,所以關鍵在源頭防控住白背飛虱。”“先把苦瓜葉上的泥潑水洗干凈,土干了還要及時耕松土,提高土壤通氣性,增強根系活力。”博士團成員“把脈問診”,為農戶們開出一劑劑“良方”。
會同縣坐落于湖南省的西南部,紅壤在這一區域的分布相對廣泛,然而該土壤類型因養分貧瘠等特性,致使耕種存在較大難度。然而,這里的“紅”,不僅體現在土壤的顏色上。在這名副其實的“革命之鄉”,粟裕大將等革命先輩的事跡不斷激勵著當地人民,在艱苦奮斗的精神指引下,當地人民積極探索、勇于創新,開發了山苦瓜等產業。湖南農業大學也順勢在2023年于當地建設了科技小院,通過派遣專家團隊駐點調研、開展農技培訓、農民宣講會與推進校企合作等形式助力山苦瓜產業發展。
為保障會同縣種植業可持續發展,博士團與當地山苦瓜產業龍頭企業——湖南新有愛農業有限公司雙方正式簽署了合作協議,建立植物保護學院畢業生就業基地,貫徹產學研一體化,精準培養,定點服務,實現校企雙贏。
湖南農業大學植物保護學院黨委書記張素芬對這趟紅色之旅予以了高度肯定,并鼓勵參與會同縣農業服務工作的博士團成員繼續發揚“自找苦吃”的精神,希望植保學子們繼續秉持“志存高遠、腳踏實地”的信念,將個人發展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中。(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 記者 陽錫葉 通訊員 曹成 張璐 宋嘉瑞)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