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伴隨著校園足球聯賽和籃球聯賽同時開賽,每到傍晚時分,寧波鄞州區實驗中學的校園里吶喊聲和鼓掌聲不斷,整個校園開始沸騰。“隨著比賽的士氣大漲,學習勁頭也更足了。”學生們不約而同地說。
近年來,寧波市鄞州區高度重視學生健康成長,在相繼出臺《鄞州區中小學生“健康成長護航工程”實施方案》《鄞州區兒童青少年近視暨脊柱側彎綜合防控工作實施方案》《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實施意見》等系列文件的基礎上,于2023年9月建成運行“鄞州區中小學生成長指導中心”,今年又把中小學生心理健康納入“區民生實事工程”。
成立一支專業的心育導師團隊
走進鄞州區中小學生成長指導中心,溫馨的布置讓人放松下來。該中心擁有功能室10間,設有心理熱線、個體面詢、團體輔導等區域,面向全區中小學生及家長開設公益心理服務、心理科普、生涯指導等。
“中心整合服務力量,將已經形成的區名班主任工作室、學生成長導師團、心導師等志愿者團隊進行整合,組建了一支‘堇心’志愿者團隊,目前教育系統志愿者有73名,涵蓋全區所有名優心理教師。”鄞州區中小學生成長指導中心負責人鄭聰麗介紹,另外,還有6名來自非教育系統的志愿者。
為了方便學生和家長,中心對服務項目進行整合,統一鏈接“鄞育護航”平臺及中心公眾號,實現“一鍵求助”。學生、家長可以根據自身需求撥打熱線電話,也可以通過公眾號進行預約。
“我們的面詢服務非常受歡迎,有專業的老師開展針對性的指導,不少學生和家長在接受指導后,會續訂下一次服務。”鄭聰麗介紹,中心成立以來已為該區中小學生提供心理熱線咨詢、面詢、親子輔導等服務470余次,主要涉及學業困難、人際交往困難、親子關系緊張等。
據了解, 鄞州區從2015年開始實行全員德育導師制,倡導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在此基礎上,構建全員“心”導師矩形,建立師生比1:15“心網格”,每15名學生就擁有一位“心導師”。
“今年鄞州區把中小學生心理健康納入‘區民生實事工程’,可見區里對中小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視程度。”鄞州區教育科學研究室(德育與家庭教育指導中心)主任方亮輝介紹,今年該區將完善40所學校心理健康輔導室場地建設,改造提升區中小學生成長指導中心,對全區160名學校心理專(兼)職教師和志愿者進行培訓,并引入1支專業心理健康評估團隊。
搭建學生成長的載體和平臺
近日,鄞州實驗中學820班學生鄭妙可正在和同學們一起布置學校的“糖果角”。“這個小小的舉措讓我們感受到了溫暖和力量。”鄭妙可說。
走進鄞州實驗中學,會發現每個角落都有學生的作品,書法、繪畫、手工作品等都被精心擺放,處處都是展覽館。
“‘糖果角’和隨處可見的展覽都是載體,主要想通過這些載體告訴孩子們‘你是那么的重要,你是獨一無二的’。”鄞州實驗中學黨委書記黃明敏認為,教育沒有宏大的敘事,都在一個個細節當中。“首先要有理念,關注每一個孩子;其次,要有載體和平臺,讓孩子們找到安全感和歸屬感;最后,還要有目標和愿景,幫助他們找到意義和責任,成就每一個孩子。”黃明敏說。
“蘇東坡是如何應對挫折的?他在面對挫折時是怎么思考的?又是如何在這樣的境遇里再度提升自己的境界?”本學期,黃明敏親自給學生上心理課,和學生分享她眼中的蘇東坡。
“學校里學生成長的平臺很多,讓孩子們的心靈得到了滋養。”讓該校819班黃天逸媽媽印象深刻的是,該校在春季舉行東錢湖10公里徒步,引導孩子們在攜手前行中積蓄力量。
在寧波市四眼碶小學,每天都有超過1小時的大課間活動,還有校園吉尼斯挑戰賽、校體質健康達標賽、田徑運動會等各類體育競賽活動,受到了學生們的歡迎。
為了提高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四眼碶小學提煉了體質健康十級進階處方。每個項目設十個等級,等級難度逐級遞增。該校體育組制作了體質健康項目十級進階處方的視頻,并在全區推廣。
四眼碶小學體育教研組組長潘才冬介紹,該校還開展增值評價,通過推進體質健康評測方式有效評測體質健康項目,創編體質增值評價手冊激勵學生體質健康實現增值,提供體質健康智能載體實現對數據實時智能評價。
“參加學校的訓練,讓我感受到了體育的魅力。” 四眼碶小學新河校區502班學生繆楒予是校田徑隊隊員,最讓她驚喜的是,去年暑假見到了“小飛人”陳妤頡 。陳妤頡對學弟學妹們的跑步動作進行指導,還和他們分享了怎樣能緩解賽前的緊張感。“有了榜樣的引領,對自己更有信心了。”繆楒予說。
原來,四眼碶小學開展了“榜樣”進校園活動。陳妤頡曾在四眼碶小學櫻花校區就讀,小學時獲得省田徑冠軍。除了陳妤頡,該校還邀請了諸多體育名將走進校園,激勵學生成長。
部門協同形成育人合力
在鄞州區中小學生成長指導中心的展示墻上,除了有志愿者團隊的介紹,還有三位寧波大學附屬康寧醫院醫生的照片和簡介。原來,每月最后一個周六,康寧醫院的三位醫生都會輪流來到鄞州區學生成長指導中心坐診,為有需要的中小學生提供服務。
鄞州區教育局與康寧醫院從2020年開始開展醫教合作,掛牌成立“鄞州區學生心理診療與研究中心”,每年對該區中小學100個初篩案例進行分析研究,為該區中小學生落實診療綠色通道,每年為150人次特需學生提供公益心理咨詢。
今年3月,鄞州區教育局與康寧醫院開啟新一輪合作,進一步建設集心理咨詢評估、心理診斷治療和心理危機干預功能于一體的學生心理健康綜合服務基地,全面提升該區中小學生心理危機識別精準度、轉介順暢度和干預有效度。
除了康寧醫院外,鄞州區教育局積極整合各方資源,加強部門聯動,與鄞州區心協、鄞州區關工委、志愿者協會、團區委等部門以及重心公益服務基金會合作。如和團區委合作,將心理志愿者項目納入“鄞領志愿”服務平臺,讓志愿者服務可視化。
“多部門聯動方便了學生和家長,也減輕了家庭負擔。”鄞州區教育科學研究室(德育與家庭教育指導中心)副主任朱永良介紹,如需要轉介到康寧醫院咨詢的學生,按市場價咨詢費600元/次,開展醫教合作后醫院讓利200元/次,重心公益服務基金會每次補助300元/次,那么家長實際每次只需支付100元/次,且每個學生可以享受5次補助。“家長們普遍覺得很需要,主要是感受到了社會的關愛。”朱永良說。
在鄞州區,集聚社會各界的力量,多層次、立體化、全方位護航中小學生健康成長的育人合力正在匯聚、形成、壯大。(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 記者 史望穎)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