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周洪松 通訊員 曹杰 馬詩蕾)日前,華北理工大學化學工程學院“化堿先鋒”科技助農團來到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區的企業、學校、村莊,開展以“鹽堿改良,播種科學希望;鄉村振興,收獲綠色未來”為主題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
在唐山清風厚壤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華北理工大學鹽堿地改良示范基地),該校實踐團科研小分隊開展了為期20天的社會實踐和科研活動,在試驗田開展土壤采樣和檢測工作。“通過對鹽堿土壤改良前后相關指標的測定,為后續鹽堿地的改良工作提供支撐。”華北理工大學化學工程學院孫曉然教授介紹。活動中,他們嚴格遵循土壤采樣和檢測的標準流程,每天在未改良、改良1年、改良2年、改良3年的4塊試驗田中采集0—25厘米深度的土壤樣本,并經過預處理,對土壤樣本進行濕潤后制備土壤浸出液,對土壤的電導率、含鹽量等進行了連續分析檢測。
實踐團科普小分隊還走進曹妃甸區臨港商務區實驗學校和新立小學,開展了鹽堿地知識科普宣傳活動。他們向學生們講述了鹽堿地的形成原因、治理方法和修復成效,并介紹了該校科研團隊的鹽堿地改良技術。在曹妃甸區柳贊一村、蠶沙口村、港東村等十余個村莊和社區,科普小分隊通過發放宣傳冊和宣講等形式向廣大居民普及土壤污染防治知識,增強居民環保意識。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