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梁丹)8月8日上午,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小航”正式上線。“小航”不僅是一款支撐學、研、管三位一體的開放式私域大模型,還是一個開放的人工智能底座。
發布會上,“小航”AI助手數字人作了主旨演講,對項目的研發背景、技術創新點及未來應用前景作了詳細介紹,并生動展示了“小航”在校園學習、科研、生活等各個領域助學、助研、助管的應用場景和實際效果。

發布會現場。學校供圖
據北航國新院“小航”研發團隊介紹,“小航”有四個創新特色。一是“超強大腦”,它是全國產超大規模的智算平臺,其硬件資源部署在北航杭州國際校園,在架構設計上,具有高可靠、高安全、高速率、高擴展等優勢,配備了百臺千卡的智算集群,提供的算力高達200 PFlops,并且具備高達12PB的存儲能力,能夠充分滿足全校師生的應用需求。二是“學匯百家”,基于自研的多層級意識投影技術與動態智能評估體系,構建了智能的自適應進化路徑,使得“小航”腦洞大開,激發了智慧涌現的能力。三是“智能混合”,通過人—機持續協同學習技術,構建私域數據空間,生成自己獨有的個性化大模型,使得人腦與智腦互補增強,緩解了AI普遍面臨的長期記憶問題,增強了人的知識吸收能力。四是“千人千面”,它可以為全校師生、課程組、課題組以及部門院系提供個性化、自學習、生成式、伴隨式的優質服務,在知識的澆灌下,與大家共同學習成長,成為領域專家。

“小航”展示在校園學習、科研、生活等各個領域助學、助研、助管的應用場景。學校供圖
北航副校長呂衛鋒、趙巍勝,項目團隊成員、師生代表及相關部門負責同志出席發布會。呂衛鋒表示,此次“小航”AI助手的發布是學校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部署的生動實踐。趙巍勝表示,學校高度重視人工智能和教育的深度融合,把培育一批人工智能新場景作為重點工作來推進,希望“小航”成為師生學習、工作、科研的得力助手,成為大家成長過程中不可或缺的好伙伴。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