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熊杰)近日,2024全國百校廈門訪企拓崗對接活動開幕。全國各地124所高校就業指導相關負責人與廈門近百家企業代表展開全面的對接活動。
本次訪企拓崗對接活動,有清華大學、復旦大學、南京大學等124所高校報名參加。活動核心環節將持續三天。
為進一步加強廈門與重點院校的戰略合作關系,廈門市人才中心、廈門市各區人社局分別與武漢大學、福州大學、重慶大學等高校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就人才輸送、招聘對接、政策推介及信息共享等方面達成合作意向。
福州大學學生就業創業指導中心工作人員溫永霖表示,福州大學每年畢業人數約1萬人,作為理工類學科為主的院校,廈門豐富的產業結構吸引不少福州大學畢業生來廈發展,尤其是新能源、新材料方面,與學校學科設置方向高度契合。
“我們每年都給廈門輸送大量的工科人才,如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每年約有三分之一的學生會來廈門工作。”溫永霖說。
武漢大學學生就業指導與服務中心負責人周琪表示,五年來,武漢大學到廈門工作的學生約有200多名。“廈門不論是城市環境,還是產業集群的發展,都對畢業生有吸引力,希望能通過這次對接會,引導更多學生選擇廈門,服務廈門的建設。”周琪說。
本次活動,參加對接的有近百家企事業單位,來自衛生健康、生物醫藥、航空運輸、智能制造等多個行業,其中不乏專精特新、頭部企業。本次活動還安排學校與企業的對接,舉辦方組織高校教師點對點走訪企業,讓高校摸清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知識結構和能力素質的要求,以及未來行業產業發展對人才的要求。
本次對接現場,特意搭建展示舞臺。廈門太古飛機、宏發股份、廈門市第五醫院等10余家企事業單位早早預訂展示席位,力求把握展示機會,為后續吸納高校人才做好準備。
活動還安排了城市產業與學校的對接。舉辦方組織高校教師參觀軟件信息、智能制造、集成電路、生物醫藥、新材料新能源、光電制造、電子信息、衛生健康等8個廈門的重點產業,并與企業代表進行座談交流,推動產業與學校的對接。
本次活動由廈門市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廈門市教育局、廈門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廈門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廈門市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廈門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等單位主辦。
近年來,廈門大力推進“群鷺興廈”人才工程,每年投入近20億元用于引才聚才。廈門針對剛畢業學生出臺的生活補助和安居保障政策,深受參與活動的教師關注。首先,對符合“新引進人才生活補貼”政策條件的畢業生,每人可申領1萬元—8萬元的生活補貼,該政策發布以來,累計發放金額已超17億元。其次,還面向首次來廈就業的大學生量身打造“五年內五折租房”政策,提供每人每年5000元至8000元的租金補貼,租金補貼發放金額已超6億元。再其次,對畢業3年內,希望在廈門實習或求職找工作的學生,可以申請“免費一張床”政策,入住時間最長一年。最后,對于博士后研究人員出站留廈工作的,給予30萬元安家補貼,符合廈門市優培生政策條件的應屆博士(博士后),可申請最高66萬元安家補助。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