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是推動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的根本動力。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要“深化教育綜合改革”,強調要“加快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統籌推進育人方式、辦學模式、管理體制、保障機制改革”。建設教育強國,基點在基礎教育。面對新時代新征程新使命,以更高站位、更大力度、更實舉措深化教育綜合改革,加快建設高質量基礎教育體系,是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確保黨的事業后繼有人的緊迫任務,是加快建設教育強國、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必然要求。
深化基礎教育綜合改革需要統籌推進育人方式改革。完善立德樹人機制,推進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改革創新。著力發展素質教育,健全德智體美勞五育并舉的全面培養體系。深化課程改革,堅持學思結合、知行統一、因材施教,變革教學組織形式,創新運用數字化等教學手段,注重啟發式、互動式、探究式、項目式、問題解決式教學。健全課后服務和校外培訓制度,加強課內課外、校內校外、線上線下一體化育人,將學科知識融入實踐探索,推進以學科育人、實踐育人、綜合育人為標志的育人方式變革。加快補齊體育、美育和勞動教育短板,加強心理健康教育,促進學生全面健康成長。
深化基礎教育綜合改革需要統籌推進辦學模式改革。優化區域教育資源配置,建立同人口變化相協調的基本公共服務供給機制。明確學前教育定位、健全規劃舉辦機制、規范學前教育實施、完善投入機制、健全監管體制,加快推進學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優質發展。義務教育突出擴優提質,加大優質教育資源供給;完善義務教育優質均衡推進機制,深化集團化辦學和城鄉結對幫扶,促進新優質學校成長,努力讓每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推動普通高中多樣化發展,積極辦好綜合高中,擴大優質高中教育資源,優化辦學形式,努力辦出特色、辦出水平。
深化基礎教育綜合改革需要統籌推進管理體制改革。完善黨組織領導的校長負責制,完善配套政策措施,健全協調運行機制,進一步提升學校黨組織的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深化基礎教育評價改革,完善基礎教育質量監測評估制度和教育督導制度,穩妥推進中高考改革。深化學校內部治理改革,堅持依法治校,健全以章程為核心的內部管理制度體系,健全職工代表大會制度,遵循辦學治校規律,完善學校治理機制,不斷提升學校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
深化基礎教育綜合改革需要統籌推進保障機制改革。堅持強教必先強師,著力以教育家精神引領高素質創新型教師隊伍建設,健全師德師風建設長效機制,提升教師教書育人能力,營造尊師重教良好風尚。要完善財政投入機制,保證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占國內生產總值比例一般不低于4%,確保兩個“只增不減”,不斷提升教育經費使用效益,探索逐步擴大免費教育范圍。深入推進教育數字化轉型。推動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構建良好教育生態。
深化基礎教育綜合改革要堅持問題導向,聚焦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急難愁盼問題,聚焦制約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聚焦長期以來的教育短板和薄弱環節,集中攻堅、重點突破;要強化系統思維,注重與經濟社會發展和中國式現代化總體布局相適應、與重大教育政策相銜接、與各級各類教育相協調,主動學習借鑒國際先進經驗做法,統籌謀劃,協同推進;要尊重基層首創精神,充分調動地方和學校改革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因地制宜,分類施策,及時將成功經驗上升為政策制度;要深化理論研究,主動探索基礎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律,堅持破立并舉,先立后破,積極穩妥,務求實效,努力構建充滿活力、富有效率、更加開放的高質量基礎教育體系。
(于發友 作者系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副院長、研究員)
《人民教育》2024年第15-16期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