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林煥新)近日,第八屆“新理念 新模式”全國未成年人校外教育興趣小組活動交流暨優秀微課展示在山東省濟南市開幕。本屆“雙新會”的主題是“聚焦中國式教育現代化,建構新時代‘大國少年’育人體系”。“雙新會”由中國兒童中心、中國教育學會少年兒童校外教育分會共同主辦,山東省婦女兒童活動中心承辦。
在主旨報告環節,6位專家聚焦科技、文化與藝術領域,以教育強國建設支撐引領中國式現代化,研討青少年創新人才培養模式量。
全國政協委員、上海科技館館長倪閩景在《變革教育以變革世界:重新想象可持續發展的教育未來》報告中指出,無論是課程標準,教育教學方式方法,還是招生評價都需要培養多樣化人才,進行系統變革。實現人的可持續發展,需要所有人一起努力。
北京師范大學慕課發展中心主任、教授李玉順在《聚焦新質生產力,建構智慧教育新生態》報告中呈現了中國智慧教育發展的進程,并從智能化環境發展、課程教學個性化、教育治理精準化等特征內涵闡述數智賦能教育發展的時代邏輯,從知識、能力、素養及價值觀等角度分析時代所需要的創新人才培養模式。
同濟大學設計創意學院教授、上海國際設計創新學院副院長張磊在《培育未來:基于設計思維的青少年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研究》報告中介紹了同濟大學在實現設計教育向基礎教育延伸的努力。
山東省教育科學研究院黨委委員、副院長薄存旭在《論中華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基于在地文化資源的教育實踐與探索》報告中介紹了山東省黃河文化育人工作的“5+1”多線推進模式。
麓湖·A4美術館副館長、首席策展人李杰在《發揮兒童主體性,打開創新世界》報告中介紹了A4美術館發起的iSTART兒童藝術節項目。該項目試圖從兒童視角出發,與兒童共創共建一個富有創造力和多元的美好世界。
首都師范大學亞洲美術教育研究發展中心副主任朱健在《鄉村美育提升新質生產力的中國經驗:“蒲公英行動”在地文化活化傳承的22年實踐》報告中介紹了中國持續時間最長、參與人數最多、影響力最大的兒童民間美術教育公益項目“蒲公英行動”。22年來,項目積累了大量通過鄉村美育助力提升新質生產力的經驗,為業界提供了可復制、可參考的范式。
據悉,“雙新會”還將繼續開展全國案例分享活動,以及“科技創新與學習變革”“美育浸潤與學科融合”“文化傳承與創新實踐”“優秀微課展示交流”等4個專題論壇展示分享。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