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楊國良 通訊員 陳小渝)“走,去體育公園耍!”下課鈴一響,二(1)班學生王藝臻和尹晨浩一起就從教室里飛奔向體育公園,跳繩的、踢毽子的、打羽毛球的、練開合跳的……近日,重慶市永川區興龍湖小學校投入10余萬元建成了校內體育公園,讓校園釋放孩子的天性。
“終于看到我們那個時候校園歡騰的樣子了!”學校黨總支書記陳小渝指著在體育公園活動的孩子說,“這才是小學校園應有的樣態?!?/p>
學校體育設施有限,空間不足,如何讓孩子們有效開展體育活動呢?陳小渝認真琢磨。
為鍛煉學生掌握平衡和手腳的協調能力,學校規劃了課間運動公園建設方案。利用今年暑期時光,在學校內開辟了體育公園,該公園設置了攀爬園,內含云梯、高低杠、單雙杠等設施;為幫助學生下肢骨骼生長,學校還因地制宜建成了地蹦床、摸高器、墊上運動、格子房、滑滑梯等學生喜聞樂見的運動區域。此外,配合學校原有的籠式足球、足球場、籃球場、乒乓桌等,將孩子們從教室里吸引出來,在課間15分鐘里,伸伸胳膊踢踢腿,盡情釋放孩子天性,培養其良好意志品質,為將來走得更遠更穩打下牢固基礎。
“愛運動的學生學習效率更高,這是學校教師們的共識?!毙iL陳勇笑著說。為此,學校增加了戶外體育運動時間,除保留上午第一節課后的30分鐘大課間活動外,將其余的課間時間由原來的10分鐘全部延長至15分鐘,上午1個小時活動;下午兩個課間共30分鐘,加上體育課和每天的選課走班,保證了每位學生每天在校綜合體育活動時間不少于2小時。
“剛開始,有些教師抱怨課間時間長、體育活動量太大,擔心學生學習時間不夠,怕孩子們活躍了,不好管?!标愋∮逭f,為讓更多教師堅信“體育是最好的教育”的理念,學校給每位老師贈送了《運動改造大腦》一書,組織他們研讀,轉變教育觀念。
“全校禁止教師拖堂,師生都高興?!标愑卤硎?,開辟體育公園,項目眾多,孩子們玩的花樣多了,學習更“有勁”了。同時,該校還組織校內足球、籃球班級聯賽、體育文化節等體育文化活動,這些體育賽事可以讓孩子們樂在其中,更能夠讓每個孩子參與到學校的各項運動中來,讓他們養成一個終身受益的鍛煉好習慣。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