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4寧波時尚節暨第28屆寧波國際服裝節啟幕。當晚,備受矚目的NBFW2024AW寧波時裝周在浙江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以下簡稱“浙紡服職院”)拉開帷幕。
作為寧波本土具有時尚紡織服裝完整專業鏈的行業特色院校,浙紡服職院已是第28次參與寧波時尚節。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浙紡服職院首次以主辦方的身份主理本次時裝周。
近年來,浙紡服職院始終致力于打造時尚品牌、時尚人才、時尚生活的溝通交流平臺,推動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構建具有紡織服裝特色的全產業鏈人才培養和技術服務體系,服務區域產業高質量發展,助力寧波東方濱海時尚之都和寧波時尚金色大廳的建設。
打造支撐服裝產業轉型升級的硬核平臺
近年來,寧波服裝產業將數字化轉型作為提升核心競爭力的關鍵要素之一,不斷探索行業的數字化轉型,推動行業創新發展。
為打造支撐服裝產業轉型升級的硬核平臺,浙紡服職院始終堅持校企合作辦學,聯合區域“專精尖”企業,共同探索實踐企業數字化技改與專業數字化教學同步的學習型工廠:與雅戈爾、太平鳥集團合作開展服裝新零售人才模式改革,主持的《標準引領、課程重構、真崗實戰:依托頭部企業培養新零售人才的創新實踐》教學改革項目獲得了2022年職業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
今年年初,該校獲批了寧波市重點實驗室——寧波市紡織服裝智能制造重點實驗室,引進國內知名院校院士,聯合國內的紡織服裝類重點院校開展合作服務,為企業轉型升級提供技術支持。同時,還大力開展“百千萬工程”,主動對接寧波各縣(市、區)、研究院所、行業協會以及相關的行業企業,更好地拓展學校的服務。該校還開展相關技能培訓、技能鑒定等,每年給行業企業培訓3萬余名技術人才。
第八屆紡織工業機器人高峰論壇將在11月舉行。“我們將聯合中國紡織工程協會以及相關的重點院校和人才,以重點實驗室為學術支持,更多地和企業進行交流對接,共同探討如何助力寧波紡織服裝產業升級,解決卡脖子的關鍵技術問題。”浙江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副校長楊威表示。
成為時尚服務和文化傳播的高地
如何把“紅幫精神”傳給“新紅幫人”?在浙紡服職院,紅幫文化的傳承是一所——成立紅幫文化研究所;是一課——開展紅幫文化課教學;是一廊——在校園中搭建紅幫文化展示的平臺;是一坊——依托中國—中東歐國家職業院校產教聯盟,紅幫服飾技藝工作坊相繼在保加利亞和塞爾維亞落地,讓紅幫文化傳播到世界各地。
近年來,該校還致力于非遺教育傳承創新研究工作,通過深入挖掘和研究非遺文化,將傳統工藝與現代設計相結合,推動非遺文化的保護和傳承。同時,利用寧波獨特的文化土壤,積極探索“大美育”路徑,組建“寧波紡織服裝院非遺傳承創新中心”,構建起以非遺傳承創新為主線的服飾文化研究與實踐傳承體系。
在去年寧波時尚節期間舉辦的“非遺文化周”上,該校策劃推出了百人漢服游園會、十里紅妝非遺秀、傳統文化旗袍秀、少兒創意服裝秀、兒童原創漢服秀等多項非遺印象動態秀。
此外,該校組織植物染藍印花布工坊、寧波泥金彩漆融創工坊、繩結藝術品工坊、皮雕非遺技藝工坊、金銀彩繡活化工坊5個非遺工坊的教師團隊,以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與創新為切入點,從傳統文化中發掘時尚元素,將非遺技藝應用于現代生活,與時尚集市相結合,推出1000余件非遺展品,全方位展示寧波文化的魅力。
讓時尚金色大廳在寧波“遍地生花”
今年7月,由中國紡織服裝教育學會主辦、浙江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和博洋集團承辦的首屆全國職業院校模特大賽和尚美而行時尚論壇在寧波落下帷幕,呈現了一場“全場域”的時尚藝術盛會。
而這些活動,均依托浙紡服職院“時尚+”專業體系完整有力的支撐。“學校打造了從服裝設計到服裝展演到人物形象造型以及時尚傳媒等相關的專業,具備了時尚展演以及傳播比較全面的人才培養能力和社會服務能力,為地方產業的品牌推廣以及寧波節慶大型活動的打造,提供了很多支持。”楊威介紹。
這還是一場高校與行業企業、時尚藝術與城市攜手共贏的雙向奔赴。該校于年初牽頭成立的全國美育產教融合共同體、時尚藝術空間市域產教聯合體,旨在搭建“全場域”美育與時尚藝術平臺,深化產教融合與校企合作,延伸教育鏈、服務產業鏈、打造人才鏈、提升價值鏈,助力“時尚、藝術、生活”寧波城市全新空間建設,讓時尚金色大廳在寧波“遍地生花”。
楊威表示,未來,該校將持續打造寧波時尚金色大廳,扛起城市時尚IP大旗,為整座城市打造一個更加開放、包容的“大秀場”,讓時尚活動深入到人民大眾當中,更好地貼近社會大眾、傳播時尚文化、引領時尚發展,從而為東方濱海時尚之都的打造提供蓬勃動能。(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記者 史望穎 通訊員 王國海)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