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ChatGPT發布之后的很多次教育研討會一樣,在中國教育發展戰略論壇暨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2024年學術年會活動季主論壇上,人工智能再次成為專家討論的焦點。專家們在談到加快建設教育強國過程中所遇到的種種挑戰時,人工智能“一點引爆”。
人工智能“引爆”創新能力培養
清華大學教授李星剛剛榮獲國際互聯網最高榮譽波斯塔爾獎,他一直關注ChatGPT給教育帶來的挑戰。“以前,我們注重解決問題,ChatGPT出現之后,我們發現,提出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一定要發揮人的創造性,讓機器給人服務。”李星的話引起大家的高度關注。“隨著信息化的發展,現在人類正好走到一個坎兒上,人工智能更是不可控,也有很多有關人工智能的事情人類理解不了。新一代如果能適應這個變化還好,如果出了意外情況不能處理,就是有問題的。”
“今年9月12日發布的ChatGPT-o1,達到了博士級智能水平,智商可能高達120。面對它的問世,培養一流人才迫在眉睫,人才戰略升級為一流人才戰略,高等教育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研究員劉益東說。隨著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迭代升級,通用人工智能(AGI)的出現也許越來越逼近了。“AGI機器人,幾乎在所有工作領域都可以代替人類,風險巨大,形勢嚴峻、緊迫。我們需要輔助人而非替代人的以人為本的人工智能。”
一石激起千層浪。會場激起一陣不小的議論。這樣的會議插曲,讓創新和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問題顯得尤為重要。
創新事關教育強國建設
創新和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是貫穿會議始終的重點話題。
統籌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一體推進教育發展、科技創新、人才培養,是教育強國建設的五大戰略任務之一。創新在國家發展全局中處于核心位置,教育創新亦發揮重大意義。“以教育創新進一步實現教育優先發展的意義與功能,帶動與服務社會經濟建設與發展,不斷增強教育的經濟社會功能,是新階段教育創新特別重要且直接與緊迫的新要求。”清華大學原副校長、資深教授謝維和說,“當前特別緊要的則是促進經濟建設和高質量發展。”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教育體制機制改革研究所所長、研究員王烽,把創新的邏輯作為建設教育強國的四大政策邏輯之一。
創新性是戰略本身所具有的特性。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副院長、研究員陳如平說:“戰略要具有開創性,不能被環境主導和局限,需要開拓新的發展道路,培育新的競爭優勢,開辟新領域新賽道,這需要戰略的創新思維。”
創新事關強國建設。北京師范大學教授褚宏啟認為,與世界強國對接的三個教育點位是教育體系結構、高校科技創新、高校拔尖創新人才培養。“三個點位聚焦到創新能力。”褚宏啟說,“創新處于人的高階能力的頂端,教育體系的結構優化與重心提升的重中之重是拔尖創新人才培養與原始創新能力提升。”
學校教育重視國際借鑒努力培養杰出人才
各級各類學校是培養拔尖創新人才的主陣地。
國家留學基金管理委員會原副秘書長張寧認為,教育強國建設的落腳點是提升教育質量,重在培養拔尖創新人才、國際勝任力人才、全球領導力人才。“雙一流”建設尤其如此,要借鑒世界一流大學,要自覺自省問題癥結,要檢視國家人才短缺需求,要國際比較高校畢業生。他說:“提升教育質量要系統變革,更要有突破口。”以能力教育為核心、廣引世界一流師資,是兩個重要的突破口。
“拔尖創新人才到大學時才開始培養,為時已晚。”北京市大興一中校長王殿軍認為,中學階段就要發現學苗,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挖掘學生潛力,為創新人才奠基。目前,許多國家尤其是美國,基礎教育階段建有英才培養體系。
如何破解面向未來的創新人才培養難題?王殿軍提出一系列問題:如何發現這些人才苗子,誰來培養這些有天賦的孩子,人工智能時代要培養學生哪些素養和能力,如何建立貫通培養的模式……“這些方面既需要創新、探索,也需要吸收、借鑒。”基于近些年拔尖創新人才早期培養實踐,王殿軍認為,應該從國家層面建立發現、培養、成長的完整體系,探索國家課程的分層教學探索、研發制定分層教學策略建議、分領域建設豐富且可供選擇的課程體系以滿足個性化培養,培養高水平英才教育專任教師。同時,引入國際數理科創課程資源,虛心研究比較國際英才教育專家的實踐成果,因地制宜,走出一條中國特點拔尖創新人才培養路徑。
職業教育也要承擔起培養拔尖創新人才的使命,為此,首先要面對人工智能挑戰進行變革。同濟大學特聘教授劉興華認為,人類社會正在迎來數字智能時代,人腦的有限學習記憶能力正在受到人工智能無限學習能力和網絡無限傳播能力的挑戰。未來,新產業、新業態、新工種、新產品不斷涌現,職業技能迭代速度將明顯加快,教育領域必須進行根本性變革。而職業教育要培養的拔尖創新人才,“必須具備卓越的工匠精神和操作技能,具備知識、技術和技能迭代更新能*力,還要善于協作、懂得管理。”劉興華說,“必須借鑒國際經驗,對應用型大學和高職院校的課程體系、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培養模式進行系統集成創新,還要相應地對師資進行培訓。”
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會長韓進對與會專家關于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討論印象深刻,他說,學會要認真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全國教育大會精神,促進教育強國規劃綱要的部署落地,并作為教育智庫組織,不斷助力推動基層學校相關工作的改進和改善。(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記者 楊桂青 李洋)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