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董魯皖龍)日前,由人民日報少年客戶端主辦的“2024中小學生青春期健康教育圓桌活動暨校園健康系列科普行動”在北京啟動。活動旨在從教育、婦聯以及疾控等多角度關注青春期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呼吁社會各界協同守護校園健康。
我國擁有超過2億的6—19歲兒童青少年,他們的健康成長不僅關乎個人成長和家庭幸福,更關乎國家和民族的未來。2024年,國家衛生健康委、教育部、中國計劃生育協會研究制定的《生殖健康促進行動方案(2023—2025 年)》提出,要開展青春健康工作,加大家校合作, 多部門建立完善工作協調機制等,其中“青少年生殖健康促進行動”被明確列為重點行動之一。
保護和提高青少年的生殖健康已成為公共衛生和社會發展關注的重要領域。北京大學兒童青少年衛生研究所教授馬軍強調:“為進一步促進中國兒童青少年的健康與福祉,我們倡導全社會共同努力,為兒童青少年成長創造友好、支持性環境,繼續推動政府主導的多部門協作策略,建立體醫教融合、家校社協調的新時代學校衛生與健康教育工作機制。”
家庭和學校是青少年主要生活環境之一。北京大學兒童青少年衛生研究所教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球健康與教育教席主持人馬迎華指出:“專家很早就開始關注青春期生殖健康教育,學校、醫院、家庭及社會都在不斷積極探索教育方法與途徑,如參與式互動教學方式、同伴教育、友好服務等以青少年為主體的教育手段逐步發展起來。”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合作發展辦主任吳瓊則表示:“青春期少女宮頸健康也是社會各界廣泛關注的問題。婦基會持續開展了青春期健康教育相關的公益項目,旨在為廣大青春期少女及家庭提供更加專業、科學和有效的宮頸健康服務,關注和保護青春期少女健康成長。”
今年,北京市通州區積極將HPV預防接種工作內容逐步納入學校健康教育體系,開展了一系列關于宮頸癌的健康教育活動。“通州區大力推進健康促進機關、學校、社區、 家庭等建設,并成為北京市首批在校適齡女生HPV疫苗接種試點區,推動健康中國行動創新模式。將預防接種工作內容逐步納入學校健康教育,從校園開始構筑 起女性健康的屏障,為女孩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北京市通州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免疫預防科副科長石晶說。
據了解,校園健康系列科普行動還將在后續開展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活動,通過研討會等形式探討如何構建家校社協同的健康教育模式,中小學生“小記者團 ”也將用自己的筆觸和鏡頭將校園健康知識傳遞給更多人。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