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董魯皖龍)近日,“清華三農講壇”第四十九講——2024年“農村調查研究獎”頒獎暨暑期農村調研成果交流會在京舉行。清華大學中國農村研究院執行院長王亞華教授介紹了活動情況。來自清華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中共中央黨校、中國農業大學等高校的8支調研團隊代表匯報交流了調研情況與成果,分享了調研見聞與收獲。
王亞華回顧了清華農研院暑期農村調研活動開展十多年來取得的豐碩成果,介紹了2024年暑期農村調研活動基本情況。他表示,農村調研作為社會科學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對理解農村社會現狀、探索鄉村振興路徑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調研團隊走進農村、走近農民,積極發現農業農村發展中的真問題、好經驗,為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貢獻了立意高遠、立足平實的調研報告,展現出優秀的專業素養和人文關懷。學生們在社會大課堂中開闊了眼界、豐富了閱歷、積累了經驗,加深了對國情和農情的了解,培養了對農村和農民的情感。
清華大學中國農村研究院副院長魏唯宣布獲獎名單。調研報告《關于鄉村振興背景下城鄉融合情況的調查報告——以四川省青神縣為例》榮獲2024年“農村調查研究獎”一等獎;《文化潤滇:鄉村文化育人 助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路徑探析》和《埔田鎮竹筍產業發展現狀分析和規劃建議》榮獲二等獎;《德清縣珍珠產業三產融合調研報告》《數字經濟嵌入農村產業發展及影響效應——基于貴州省修文縣的觀察與證據》《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的平壩樣板》榮獲三等獎。
清華大學中國農村研究院吉林調研支隊、貴州調研支隊、內蒙古調研支隊、浙江安吉調研支隊榮獲2024年“農村調查研究獎”優秀實踐團隊。《書寫未來》《小板凳上的剝筍人》《賣小人書的“旅游業”爺爺》等10幅攝影作品榮獲“農村調查研究獎”優秀圖片;《稻亦有道》《林富川峽行》《藏地詩篇》等6部視頻作品榮獲“農村調查研究獎”優秀微視頻。
據悉,清華大學中國農村研究院暑期農村調研活動已開展12年,參加活動的學生累計超過4400人,共走訪約2600個村莊、50000多戶農戶,形成調研報告750多篇。2024年暑期農村調研活動以“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為主題,圍繞鄉村建設、鄉村治理、鄉村產業發展、數字鄉村、城鄉融合等內容,赴吉林、內蒙古、山東、江蘇、貴州、浙江等17省近200個村開展調研,完成調研報告50篇,部分調研報告通過《“三農”決策要參》報送有關部門。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