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成都市技能人才總量增至295萬人,高技能人才總量增至95萬人,2019—2023年遴選‘成都工匠’3060人,技能人才培養量質齊升。”四川省成都市兩會期間,市政協委員羅清紅介紹。為進一步夯實新質生產力發展的人才之基,助力成都加快建成全國先進制造業基地,他認為,需要多措并舉培養適應產業發展和社會需要的高素質高技能人才。
對此,羅清紅建議,協同政府、學校、企業等多方力量,采取以下措施創新高技能人才培養工作體系,加強成都高技能人才培養。
“建議完善高技能人才培養機制,加強對高技能人才培養的政策和資金支持。將技能人才工作納入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人才隊伍建設總體部署,制定支撐高技能人才培養的制度體系。”羅清紅建議,完善企業與學校合作培養高技能人才機制。鼓勵學校引企入校、企業引校入園,鼓勵雙師帶徒、工學交替培養,創新定向培訓、訂單培養、聯合辦學等多種形式,提高高技能人才培養的針對性和個性化。
在優化高技能人才培養路徑方面,鼓勵高等職業院校、技工院校融通發展,雙方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構建高職學生技能求精體系和技工院校學生學歷增值體系,采用長學制培養夯實技能人才的專業基底。深化產教融合,支持職業院校與頭部企業共建市域產教聯合體,整合區域內的產業、科技、教育資源,為學生提供實訓場地和實踐機會,實現產業崗位與技能培養緊密對接,提高學生適應企業需求的專業技能。深化科教融匯,支持職業院校探索科教融匯育人模式,將科技成果融入教學成果,實現科技創新、技術服務全過程與教育教學、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全流程的深度融合,提高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
在強化人才激勵措施方面,適當提高高技能人才的薪酬待遇。引導企業在制定薪酬體系時考慮技能價值因素,樹立技高者多得的分配導向,鼓勵企業通過安排高層次技能人才帶徒傳技、參與技術革新等方式提高其收入水平。拓寬高技能人才的成長通道,落實專業技術職稱評審與職業技能評價雙線并行的利好政策,推進職稱制度與職業資格、職業技能等級有效銜接,貫通技能人才與專業技術人才職業發展通道。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