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焦以璇)數據顯示,當前我國醫療裝備產業市場規模已達1.15萬億元,占全球市場份額30%,但80%—90%的高端醫療器械依賴進口,核心零部件和關鍵技術尚未完全自主可控。全國政協委員、九三學社中央委員黃愛龍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加強醫工交叉高端復合型人才培養是當務之急和破題之策。”
黃愛龍在調研中發現,我國醫工交叉高端人才培養起步較晚,尚未建立完善的全鏈條人才培養體系;醫工交叉學科專業建設缺乏統籌布局與規劃引導,醫工交叉高端人才培養模式尚不成熟;醫工交叉高端復合型人才培養的配套支持體系不夠完善,尚未形成促進人才成長的保障體系。
為此,黃愛龍提出三點建議:
一是加強統籌規劃,聚焦完善以重大戰略需求為導向的學科專業建設體系。建議教育部、工信部等相關部委共同制定我國醫工交叉學科專業專項發展規劃和相關人才培養的教育標準,加強統籌管理與規范指導,加快建立“醫工交叉”人才培養質量標準與專業認證體系。
二是創新人才培養模式,聚焦培養活躍在創新最前端的“醫學出題人”。建議教育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等部委探索實施醫工交叉領域的“MD+PhD”人才培養計劃,總結我國“協和醫班”等實踐經驗,支持建設“工學學士+醫學博士”“醫學+工學雙博士”培養體系。
三是優化創新人才培養外部支持和保障體系,聚焦健全“產學研用”全鏈條人才培養環境。建議國家發展改革委、教育部、工信部在國家醫學攻關產教融合創新平臺基礎上,布局建設一批產學研深度融合的“國家醫工交叉試點學院或新型研究院”;建議人社部、教育部、工信部建立醫工交叉相關學科的職稱晉升通道,激勵行業導師參與相關人才培養工作的政策及機制,建設醫工交叉創新社區網絡與示范交流平臺,促進原始創新與轉化應用。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