皂市鎮完小校長陳輝云用28年...">
從山區完小的普通教師,到湖南常德市名師工作室主持人,石門縣皂市鎮完小校長陳輝云用28年的教育生涯,以實際行動詮釋“師者如光”的深刻內涵。
2004年的教學比武是陳輝云教育人生的轉折點。面對新課改浪潮,在專業期刊中逐字推敲教學理念,往返鄉鎮20余次制作課件,她以“在生活中識字”的創新設計斬獲市一等獎。“當專家肯定我的課堂設計時,我忽然明白了教育創新的真諦。”正是對課堂的執著追求,她先后三屆蟬聯市級骨干教師,成為石門縣小學市級語文學科帶頭人和石門縣小學階段首位市級名師工作室主持人。
面對新增的閱讀策略單元,陳輝云展現出拓荒者的魄力。她帶著課例五赴市教科院求教,最終形成的教學范式獲省級嘉獎。主持首個口語交際課題時,幾易其稿帶領團隊榮獲省級優秀課題,研究成果推動2008年全省口語交際教學評優標準革新。這種“向最難處攻堅”的精神,讓她帶領團隊在2024年摘下石門縣小學階段唯一市級學科名師工作室牌匾。
“青年教師是教育的未來。”作為校長,陳輝云獨創“一三五”培養體系,每周推門聽課、手把手改教案成為常態。當非專業出身的覃靜面對《蝙蝠與雷達》教學困境時,她帶著課例輾轉五校試教,聯系市級專家十次會診,40余次修改鑄就國家級獎項。
“那些深夜改稿的日子,陳校長眼角的皺紋都在‘發光’。”覃靜道出眾多青年教師心聲。近五年,她指導的覃靜、鄭娟、黃雨停等23位教師在各級比武中摘金奪銀,培養出5位縣級學科帶頭人。
2017年石門縣推行翻轉課堂改革,時任教科室主任的陳輝云主動請纓承擔七年級語文教學實驗,帶領團隊構建的“四環六步”教學模式成為全省課改樣板。如今,其工作室開發的“文本解讀五維法”“習作教學三階訓練”等成果,惠及13個鄉鎮學校。
當被問及成功秘訣,陳輝云的回答樸實而有力:“教育不是百米沖刺,而是需要終身學習的馬拉松。我愿做那束永遠向前的光,照亮更多教育追夢人的征程。”(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通訊員 覃業彥 記者 陽錫葉)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