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陳朝和)“一歲半那年,我被遺忘在鐵軌中間,火車呼嘯而過……所有人都以為我死了,但我在最后一刻趴下了。”4月15日,在成都醫學院學術報告廳,“背火車的女娃子”彭小華博士以童年“火車脫險”的故事拉開分享會序幕。她表示:“那次與死亡的擦肩,讓我明白生命何其脆弱,又何其堅韌。這也讓我一直在思考兩個問題:如何活出生命的意義以及如何讓生命有尊嚴的終結。”
這場名為“生命同行·心光共沐”的生命教育分享會,是成都醫學院首屆生命教育活動月的核心活動。活動邀請《最好的告別》譯者、臨終關懷研究者彭小華博士,以及成都市婦女兒童中心醫院原護理部主任王玉瓊、四川泰康醫院心身醫學中心護士長王穎等一線臨床工作者,通過主題講座、圓桌訪談等形式,引導醫學生深入思考生命價值與醫學使命。活動吸引了來自護理學院、臨床醫學院200余名師生踴躍參與。
圓桌訪談中,彭小華、王玉瓊與王穎護士長、護理學院副教授張麗梅共同探討了醫學人文教育的實踐路徑,訪談圍繞“醫護工作者的人文關懷”“醫學生在生命教育中的角色”等議題展開。
“醫學生需盡早接觸生命教育,通過志愿服務、案例研討等方式,培養對患者情感需求的敏感度。”王穎結合臨床經驗談道。張麗梅則從教學角度強調:“護理教育應將敘事醫學、溝通技巧以及安寧療護納入課程體系,幫助學生構建生命全周期關懷能力。”……圓桌訪談以生命故事叩問醫者初心。
成都醫學院護理學院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活動是學校推進生命教育課程改革的重要舉措。近年來,成都醫學院持續推進醫學人文教育改革,通過課程建設、臨床實踐、跨學科研究等路徑,培養兼具專業技能與人文關懷的醫療人才。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