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任朝霞)“擇菜小能手”“制作陀螺”“家鄉旅游方案設計”……近日,中國教育學會勞動教育分會中小學勞動教育優質課教學展示活動在上海市嘉定區第一中學附屬小學舉行,來自全國30個省份的60位中小學教師和教研員匯聚一堂,圍繞《義務教育勞動課程標準(2022年版)》中的10個任務群,呈現形式多樣的優質課例。
“今天的勞動教師要兼具傳統技藝與數字素養,成為跨界學習導師。讓技術賦能教學,引導學生理解數字勞動、創意勞動的價值,通過創造性勞動培養學生的算法思維、數據素養、批判性思維和創造性思維的能力,助力培養具有復合型知識結構的創新新一代。”教育部基礎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勞動教育指導專委會主任委員、中國教育學會勞動教育分會理事長徐長發表示。
展示活動中,各地勞動課教師的不少課例展現出鮮明的本地特色。此次活動的舉辦地——上海市嘉定區積極打造“幸福勞動‘嘉’”品牌,堅持文化傳承,嘉定竹刻、南翔小籠、徐行草編等非遺瑰寶已融入全區勞動課程體系;堅持科技創新,整合區內科技企業、研發機構,開發智能控制、3D打印、機器人編程等現代勞動項目;堅持“田園育人”,引導學生們躬身農田,體驗“汗滴禾下土”的艱辛。
會上,分享了市—區—校三級層面的勞動教育工作經驗,進行了課堂教學展示和“微教研”。中國教育學會勞動教育分會副理事長傅小芳、山東省基礎教育課程研究中心教授李紅婷作專家點評。
本次活動由中國教育學會勞動教育分會、教育部基礎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勞動教育指導專委會主辦,上海市教師教育學院(上海市教育委員會教學研究室)、上海市嘉定區教育局、上海市嘉定區教育學院承辦。

皮影制作課堂教學展示。學校供圖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