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程墨 通訊員 尚紫荊)5月24日,“創響荊楚”高校師生創新創業行動發布會在湖北工業大學舉行。會上發布《“創響荊楚”高校師生創新創業行動方案》,部署大規模推進以科技為支撐的高校師生創新創業,進一步釋放高校師生創新創業潛力和活力,推動構筑湖北高質量發展的堅實微觀經濟基礎,為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創高地、加快建成中部地區崛起重要戰略支點提供有力支持。
《方案》聚焦解決好“有人創業、有錢創業、有平臺支撐創業”3個關鍵問題,圍繞培育壯大創新創業隊伍、優化創新創業降本和融資服務、系統重建創新創業支撐平臺等提出了19條措施,明確到2027年全省在校大學生接受創業教育覆蓋面100%,建成省級以上高校科創平臺200個左右,培育潛在科創“新物種”企業50家左右,新增科技型經營主體1000個以上。
《方案》提出,重塑創業教育培訓體系。建設40個創新創業學院,舉辦100個“創新創業強化班”和500門“專創融合”特色精品課程,每年組織200名高校教師到“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新物種”企業實踐鍛煉。重構人才培養范式,推進高校院系重組和學科重塑,構建與“四新”學科交叉融合的新商科人才培養體系。更大規模實施工程碩博士培養改革專項、急需高層次人才培養專項、關鍵領域戰略人才儲備專項和戰略性新興產業人才培養計劃,每年培養3000名卓越工程師后備人才。
《方案》明確,實施“零成本”創業服務計劃,建立高校創業團隊首年免費機制,鼓勵高校免除校內創業團隊首年實驗設備使用費。重構政府引導基金體系,設立總規模10億元的高校科技成果轉化基金,引導設立更多“從0到1”階段的高校創投子基金。
《方案》提出,將建設高能級高校科技研發平臺,整合優化建在高校創新平臺,完善科研項目協作機制,重點建設50個左右省級協同創新中心,新增50個左右省部級以上科創平臺。建設一體化產教融合平臺,建設10個左右卓越工程師學院,每個學院至少配套建設1個工程技術中心;將湖北科創學院辦學模式拓展到5—8所高校;建設100個現代產業學院、未來技術學院、人工智能學院、集成電路學院等。建設全鏈條科技成果轉化平臺,建立產學研創新聯盟,以高校技術轉移轉化中心為樞紐、大學科技園為節點,重塑“中心+節點”的高校科技成果轉化體系等。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