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通訊員 張雪 李慶林)近日,由教育部高等學校材料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指導,全國大學生金相技能大賽北京和天津分賽區競賽委員會主辦、北京工業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承辦的“2025年京津地區大學生金相技能大賽及金相大會”在北京工業大學閉幕。
金相技能大賽采用工業純鐵和球墨鑄鐵兩種樣品,要求參賽選手在規定時間內對樣品的指定端面完成磨制、拋光、浸蝕、顯微鏡觀察等工序,最終制備出能在顯微鏡下觀察金屬材料的內部組織結構并供評委評分的樣品。
北京市大學生金相技能大賽從2023年發起14所高校84人參賽,發展到今年京津地區清華大學、天津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25所高校400余名師生參賽,規模大大提升。比賽內容也由實踐動手為主,進一步擴展實踐與理論緊密結合的金相技能大賽和綜合分析為主的金相大會兩個賽道。大賽致力于提升大學生實踐創新積極性與專業技能,搭建材料專業產學研用融合平臺,促進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有機銜接。
金相技能大賽最終決出個人一等獎23人、二等獎48人、三等獎57人和團體一等獎2項、二等獎4項、三等獎6項。大賽評審委員、陸軍裝甲兵學院教師朱曉瑩表示,今年采用的兩個樣品具有較高難度,其中球墨鑄鐵易吸水、工業純鐵較軟,增加了選手制樣的難度,也更能體現選手的水平。
金相大會采取現場答辯和知識競賽搶答的方式進行,最終決出個人一等獎24人、二等獎48人、三等獎65人和團體一等獎2項、二等獎5項、三等獎7項。競賽題目來自我國先進制造業領域,立足工程實際,選手通過對金屬成分、制備工藝及產品的微觀組織和服役性能等進行全面分析,尋找工程問題所在,提出合理解決方案。
北京工業大學教務處副處長雷飛表示,賽事是京津高等教育協同發展的突破性探索,推動高校間資源與理念共享,形成以賽促教、促學、促發展的良好氛圍。未來,將深化與兄弟高校合作,探索實踐教學新路徑,完善競賽平臺建設,推動賽教融合,為國家培養德才兼備的高素質工程科技人才。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