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魏海政 通訊員 谷文貞)玫瑰花瓣化身時尚童裝紋樣、非遺皮影演繹玫瑰傳說、版畫藏書票拓印家鄉芬芳……近日,在“中國玫瑰之鄉”山東濟南市平陰縣,一場將非遺技藝與玫瑰文化深度融合的特色教育實踐正蓬勃開展。
“我們希望通過產教融合,讓學生真正掌握能對接市場需求的技能?!睗鲜泄I學校校長田強在介紹與芳蕾集團共建的“實戰驅動型人才孵化中心”時說。在這里,學生不僅能開展玫瑰產品直播助農、包裝設計等實踐活動,還在國潮童裝設計上大放異彩。
該校服裝設計專業學生李華說:“參與設計‘花開有聲’系列童裝時,我第一次嘗試把玫瑰花瓣敲拓染到布料上,看著傳統工藝在現代服裝上呈現出獨特美感,特別有成就感?!边@一專業團隊帶領學生將玫瑰花苞層疊形態、枝葉曲線等元素解構為“玫瑰幾何紋樣庫”,通過敲拓染工藝,打造出一系列兼具文化辨識度與實用性的國風童裝,實現了非遺技藝與產業需求的無縫對接。
平陰縣實驗小學在非遺技藝與文化傳承的結合上獨樹一幟。該校美術教師王瑋介紹,學校開展的版畫藏書票課程采用“傳統技法研習—玫瑰文化采風—創意設計實踐”三段式教學,“我們鼓勵學生在掌握傳統雕刻、套色工藝的基礎上,大膽融入玫瑰元素進行創新?!睂W生趙家煜展示著自己的作品《玫瑰芬芳》,自豪地說:“我把玫瑰花瓣的真實肌理拓印到藏書票上,這樣每一張藏書票都帶著平陰玫瑰的獨特氣息?!?br>在平陰縣錦東小學,“美麗的紋樣——家鄉玫瑰”美術大單元課程將美育與非遺傳承緊密相連。課程負責人孔祥萍表示:“我們通過‘花之形’‘花之色’‘花之變’等系列活動,讓學生系統掌握傳統藍印花布技藝,同時感受家鄉玫瑰文化的魅力。”
在平陰縣玫瑰鎮麗景幼兒園,非遺傳承以趣味化、游戲化的方式融入幼兒教育?!拔覀兿Mㄟ^這些活動,在孩子們心中播下文化傳承的種子?!泵倒彐傷惥坝變簣@園長陳曉佳說。“指尖綻玫瑰”創意手作工坊里,小朋友孫欣瑤舉著剛做好的玫瑰干花書簽,奶聲奶氣地說:“我要把這個送給媽媽,上面有香香的玫瑰!”
從職業教育的“產教融合”到幼兒教育的“游戲啟蒙”,平陰的特色教育體系如同玫瑰根系,深扎地域文化土壤,又向各個教育階段延伸生長。在這里,非遺不是被供奉的“文化標本”,而是流動的教育資源;玫瑰不僅是經濟作物,更是育人的“文化符號”,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在文化浸潤中成為自信的“傳承人”。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