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合作就像為企業發展按下了‘快進鍵’,我們能精準對接適配人才了!”近日,廣西翅冀鋼鐵有限公司招聘專員廖文城的感嘆,道出了眾多企業的心聲。這場“雙向奔赴”的合作,背后是廣西多部門協同發力,精心構筑的就業創業立體生態。
6月7日,由廣西教育廳、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國資委和園區辦聯合主辦的2025年廣西“百校聯百園 千企促就業”人才供需對接活動在桂林理工大學屏風校區開展,來自區內外85所高校、17個地市、20家園區、128家企業代表等齊聚一堂,“政校園企”攜手按下合作“加速鍵”,為畢業生就業與區域產業人才需求精準匹配架起長效橋梁。
在人才供需對接推進會上,政府、高校、園區、企業代表圍繞校企合作、人才培養等議題深入探討。在簽約環節,柳州市柳東新區(高新區)開發區與桂林信息科技學院的合作洽談充滿亮點。洽談前期,柳東新區負責人艾小珠展示了園區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發展規劃,提出對智能網聯、工業設計等領域專業人才的迫切需求。桂林信息科技學院副校長劉躍峰分享了學校在人工智能、車輛工程專業的特色課程與實踐成果,雙方一拍即合實現了現場簽約。為深化合作,雙方敲定培養方案:由企業提供真實項目案例嵌入課程設計,校方選派學生參與園區重點項目研發。
當天,多組政、校、園、企代表相繼簽約,賀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柳州市柳東新區(高新區)開發區、廣西心連心化學工業有限公司分別與廣西科技大學、桂林信息科技學院、北部灣大學舉行簽約儀式,為后續合作奠定堅實基礎。
活動現場,企業“組團納才”誠意滿滿,高校“集中薦才”底氣十足。人才供需對接洽談會上,高校就業老師與120余家企業負責人,交流如何培養出更契合市場的畢業生,現場思維碰撞,達成多項初步合作共識。
隨后的人才供需對接洽談會、現場招聘會及招才引智推介活動,現場提供1500多個就業崗位吸引了一大批畢業生前來求職。
17個地市人社部門紛紛“曬出”誠意滿滿的就業政策。廈門市人才辦公室王溫妮介紹,“符合條件的應屆博士(博士后)可申報廈門市優培生政策,畢業補貼達8萬余元,選拔引進后可申請最高66萬元安家補助。”其他地市也相繼推出涵蓋人才補貼、住房保障、創業扶持等在內的“政策大禮包”。產業園區代表通過精彩推介,展現園區產業布局與發展前景;高校代表則以詳實數據介紹學科優勢與人才儲備情況。通過推介洽談探索建立高校與地方、產業園區及企業的人才供需對接機制。
雙選會現場氣氛熱烈,“超120+”企業參與,提供1500個就業崗位,企業累計收到簡歷超2300份。來自桂林理工大學外國語學院2021級日語2班學生滕子惠與廣東利元享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初步達成簽約意向。特別是雙選會現場還設有“一站式”求職加油站,為畢業生提供政策咨詢、權益維護、職業咨詢、簡歷指導、智慧就業五大服務。
據悉,本次人才供需對接活動是2025年廣西“百校聯百園 千企促就業”系列活動的首場,后續線上招聘活動將持續至7月7日。1105家企業將通過多平臺提供7800余個崗位、超45000個就業機會,實現人才與崗位的長效精準對接。
近年來,廣西緊扣“更大力度穩定和擴大就業”有關要求,推動學科專業優勢與崗位需求精準對接,積極促成高校畢業生與重點產業園區、優質企業的精準匹配,全力穩定就業總量、擴大就業增量、提高就業質量,為廣西高質量發展注入人才活力。(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記者 周仕敏 通訊員 梁精華 呂田)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