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焦小新 通訊員 葉長勝)6月28日,“教育強國背景下銀齡計劃的理論與實踐創新研討會”在華東師范大學召開。會議聚焦“銀齡賦能·協同創新”主題,圍繞“銀齡教師助力中西部教育振興的政策邏輯與實踐探索”“銀齡教師與教師隊伍‘擴優提質’的協同機制”“數字化轉型背景下銀齡計劃實施的創新路徑”等核心議題展開,近20所高校和研究機構的專家學者參與,近3000人在線參與。與會學者通過主旨報告、主題研討等方式,共議國家銀齡教師計劃的實踐進展與未來方向,展現出本領域的理論研究與實踐成果。
研討會現場
華東師范大學校務委員會副主任、老齡研究院執行院長吳瑞君在致辭中指出,華東師范大學在《國家銀齡教師行動計劃》推出不久,就積極響應、系統謀劃、精準保障,形成了特色實踐,構建了制度、組織、經費、服務、宣傳“五位一體”的保障體系,動員退休教師廣泛參與;并支持對銀齡教師的綜合研究,多方面、可持續地服務全國銀齡教師群體。未來,學校還將繼續投入保障、深化研究,為銀齡教師發展提供理論支撐和實驗基地。
伊犁師范大學黨委副書記李豫凱表示,“銀齡計劃”是國家立足教育發展全局,精準施策,有效盤活寶貴退休教師資源,優化教師資源配置,特別是向中西部、邊疆民族地區高校輸送優質智力支持的創新之舉、務實之舉、暖心之舉。
在主旨報告環節,東北師范大學教育學部教授張聰、陜西師范大學教育學部教授龍寶新、廣西師范大學教育學部教授葉蓓蓓、華中師范大學教育學院教授蒲蕊、廣東省教育研究院研究員戚務念,分別圍繞“銀齡教師的優勢何以高質量賦能”“銀齡教師計劃實施邏輯”“銀齡教師支持下的流動教研”“高校銀齡教師政策執行”“銀齡教師角色轉換的動能與勢能”等主題作了主旨報告。
本次會議特別設置了銀齡教師論壇,華東師范大學教育學部教授馬慶發、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教授耿文秀,河口海岸科學研究院教授陳中原、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副教授張貴榮等四位支援西部高校銀齡教師,基于各自不同的銀齡講學經歷,分享了切身行動中的所感所悟,以及對《國家銀齡教師行動計劃》的高度肯定和未來思考。
在成果發布環節,華東師范大學上海終身教育研究院執行副院長、教育學部教授李家成發布了課題組最新研究成果《國家銀齡教師行動實施狀態與發展前景》和《銀齡教師隊伍建設雙年報告》編撰計劃。
課題組研究顯示,銀齡教師群體在落實教育“三大屬性”、助力全面構建八大教育體系方面呈現出積極的功能狀態;在支持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等方面發揮了獨特且有效的作用。在高等教育領域,銀齡教師以跨地域支教為主,持續從教意愿高,在受援高校的課程教學及學科建設、青年教師帶教、課題申報與指導講座及教研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在基礎教育領域,已初步形成國家主導、省級統籌、縣級管理、學校實施、教師參與的發展格局,各省市積極探索出了“國家—省—市—縣”的不同層級組合和有效落實機制。面向未來,李家成建議,搭建全國銀齡教師綜合服務平臺,推廣“線上+線下”融合支教模式,不斷加強數字賦能與實踐模式創新。
據悉,華東師范大學上海終身教育研究院自2022年10月開始啟動銀齡教師研究工作,參與承擔《國家銀齡教師行動計劃》研究與起草任務,在政策研究、理論研究和國際比較研究方面均取得一系列進展。未來,華東師范大學將聯動各方力量成立銀齡教師聯合研究中心,持續推進銀齡教師的相關研究,為全面構建素質精良的教師隊伍體系貢獻智慧和力量。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