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周洪松)日前,“首屆中國詞體學研討會”在河北大學舉行。來自國內高校、科研院所的50余名專家學者匯聚古城保定,就詞體學專業領域相關問題進行深入研討。
會上,原國家圖書館館長詹福瑞教授指出,從本質上看詞體是“詩體窮變的音樂文學”,其字詞、句式、韻律、結構以至于內在的意蘊和特質,無一不是音樂塑造的結果,吻合歌唱的需要是詞體語言的第一要義。中國詞學研究會會長、四川大學教授王兆鵬認為,“詞體學”概念的提出,彰顯了學科發展的戰略規劃意識和近些年詞學研究的進步發展。
在大會交流環節,北京大學教授葉曄、江蘇師范大學教授李昌集、中南大學教授劉學等多位專家就“實物文獻與詞調史中的始詞問題”“詞體研究”“宋金交流視域下的《滿江紅》詞調演進”等學術問題進行了探究交流。
據悉,詞體學是一門既古老又年輕的學問,由于其與音韻學、音樂學等學科交叉研究,長期以來一直處于研究的冷門地帶。此次大會收到關于詞樂、詞調、詞譜等相關研究論文40余篇,涉及詞學研究的新動態,也體現出學者勇于創新突破的學術精神。
河北大學相關負責人表示,學校將以此次會議為契機,進一步加強相關學術領域的交流與合作,與學界同行共同推動中國詞體學事業高質量發展。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