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周洪松 通訊員 王武超)培訓機構遞交申報材料并現場展示,縣直小學校長代表、縣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省市兩級“雙減”工作社會監督員、家長代表等組成評審小組進行綜合評審,現場打分……日前,河北省滄州市鹽山縣2025—2026學年非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參與課后服務遴選活動正在縣教育局3樓會議室緊張有序進行。
“雙減”政策實施以來,鹽山縣成立工作專班,制定實施方案,積極探索遴選非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參與學校課后服務工作,進一步豐富課后服務內容,切實滿足學生多元化、個性化發展的實際需求。
每天下午四點半后,鹽山縣鳳凰路小學課后服務活動都會準點陸續開始,其中包括武術、口才、書法、舞蹈、繪畫、圍棋……形式多樣的課后服務活動深受學生喜愛。
“最初引進校外機構時,我們也擔心課程質量參差不齊、管理難度大。經過兩年來的工作實踐,我們摸索出一套有效的‘四定’管理模式,讓校社合作有章可循、有標可依。”鳳凰路小學校長彭曉慧告訴記者。
目前,鹽山已遴選出12個校外培訓機構32個培訓科目,在兩所試點學校全面鋪開,有56000余名學生參與學校課后服務,參加課后服務學生人數達到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總數的85%。該縣被確定為河北省非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參與課后服務試點縣,并在全省非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參與學校課后服務工作現場觀摩交流活動中作典型交流發言。
作為課后服務的實施主體,各學校在資源引進與課程實施中扮演著核心角色。鹽山縣各學校充分結合辦學特色與學生實際需求,構建了“一校一策、各有側重”的課后服務新樣態,讓校外資源真正彌補特色發展短板。“我是一名舞蹈老師,我在社團課上教學生們蒙古舞、漢唐古典舞、維族舞等民族舞。孩子們很喜歡,每當看到他們自信地活躍在舞臺上,我感覺很自豪。”校外教師金振濤說。
同時,為規范校外機構培訓行為,鹽山縣著力打造課后星級服務“聯合體”,通過開展星級評定,建立動態管理和評估退出機制,對校外培訓機構的辦學方向、辦學條件、規范辦學、辦學場地、教學設備等多方面進行綜合評估,評選出多所三星級校外培訓機構,擇優參與學校課后服務。
鹽山縣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劉洪亮表示,全縣將根據學生實際需求,繼續推動非學科類培訓資源更深入、更精準地助力教育教學,尤其是整合科技類、體育類、文化藝術類等優質校外資源豐富學校課后服務,努力讓每一名學生健康成長、全面發展。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