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們化身導演、編劇和演員,將刷單詐騙套路拍成短劇《“貸”價》;戴上VR設備,在虛擬火場中演練逃生路線;動手設計立體儲物架,巧妙化解宿舍電線纏繞隱患……在燕山大學的學生社區里,安全教育不再是枯燥的說教。
這些生動場景,正是該校以“寓見平安”一站式學生社區工作站為載體,探索構建“沉浸式+體驗式+探究式+貫穿式”校園安全教育新生態的縮影。
該校一站式學生社區工作站已構建起“1+6+N”社區安全治理架構。工作站下設消防志愿隊、安全督查隊、心理護航組等6類功能小組,并在每個宿舍設立N名安全員,形成覆蓋學生社區全部宿舍樓層的動態管理網絡。
平日里,學生安全員通過“隱患隨手拍”,發現問題直達工作站,實現“小事不出寢,大事早預警”。從“被動管”到“主動創”,學生參與熱情被有效激發,充分展現出機制創新帶來的柔性治理智慧。
該校推行了防風險、防盲區、防反彈,促整改、促聯動、促長效的“三防三促”閉環管理工作機制。其中,宿舍安全聯查、安全制度考試、應急疏散演練被固化為年度“必修課”。宿舍管理連續打卡500天“零間斷”,社區安全事故多年保持“零發生”。
該校還打破校園“圍墻”,聯合秦皇島市消防救援支隊、市公安局燕園派出所共同建立“校地安全聯盟”。消防官兵定期進社區開設“微課堂”、民警結合最新案例講解反詐技巧,全年開展聯合活動76場。與秦皇島市交警支隊、市紅十字會等深度開展校地合作,將校內的“小課堂”延伸至社會的“大舞臺”。
實驗室、宿舍樓是校園安全工作重點,該校著力打造實驗室里的“生死課”和宿舍樓里的“安全工坊”。
為此,工作站聯合學校安全工作處,模擬實驗設備電路短路引發火情,定期組織師生進行全流程模擬的應急疏散和滅火器實操演練。學生親身體驗“生死時速”,應急響應速度和處置能力顯著提升。學校已連續三年舉辦校園安全微視頻大賽,孵化《安全隱患無小事》情景劇、《平安小筑》建筑安全模型等百余部學生原創作品。
工作站還專門開設“星光夜聊”匿名樹洞。面對“掛科不敢回家”“失戀想退學”的深夜留言,該校建筑工程與力學學院輔導員鄧閏芳寫給同學們的回信累計三萬余字,用溫暖與專業“接住”學生的求助,化解學生遭遇的難題。
多年以來的深耕細作,燕山大學“寓見平安”已躍升為卓有成效的育人品牌,實現安全教育效能的“三維轉化”。
從“活動”到“文化”:該校“國安十年”沉浸體驗、“清新呼吸”無煙宿舍21天打卡、“四季安全”主題教育等活動實現常態化;從“受教者”到“教育者”:學生主體性被充分激發,其自發組建“校園反詐宣講團”,將真實案例改編成情景劇巡演;從“試點”到“范式”:工作站安全教育“四式工作法”在全國輔導員聯盟年會上得到多所高校同仁關注,工作站也獲批“秦皇島高校反詐聯盟基地”。
當學生在“國家安全青春長卷”上鄭重寫下“安全是躬身踐行的責任”之時,當畢業班黨員離校前將《宿舍安全手冊》鄭重轉交給學弟學妹們時……這些感動瞬間都在闡釋著“寓見平安”的深層價值和現實溫度。(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記者 周洪松 通訊員 沈鵬超 鄧閏芳)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