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焦以璇)近日,北京師范大學法學學科建設三十年慶祝大會暨新時代卓越法治人才培養創新論壇在北京舉行。
“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們法學教育與研究所處的內外環境也發生著深刻變化。”北京師范大學法學院院長梁迎修表示,面向未來,法學研究必須更加注重回應國家治理特別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大需求,更加注重將法治理論成果轉化為良法善治效能,更加注重用最新鮮的法治經驗滋養法治的科學精神、助力中國自主法學知識體系的構建。”
梁迎修介紹,自1995年創設法學學科以來,北師大法學已形成覆蓋本科、碩士、博士的完整人才培養體系,學生規模達1500余人,建有多個國家級科研平臺和國際合作機制。
中國法學會法學教育研究會會長、教育部哲學哲學社會科學委員會法學部召集人張文顯認為,法學教育要向全球開放、與世界接軌,瞄準涉外法治戰略需求,培養政治立場堅定、專業素質過硬、通曉國際規則、精通涉外法律實務的涉外法治人才,推進共建“一帶一路”、參與全球治理、助力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最高人民法院咨詢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法學會網絡與信息法學研究會會長姜偉從數字化發展的視角指出,法學教育必須跨界融合,以應對數據治理、算法透明、平臺監管等新問題。最高人民法院咨詢委員會副主任、湖南大學法學院特聘教授江必新結合人工智能技術快速發展的社會背景提出,卓越法治人才應同時具備法律思維與技術認知,掌握規則運用與創造的能力,并始終堅守公平正義的價值導向。同時強調,未來的法學教育應著力培養懂法律、懂技術,具備人文關懷的復合型人才。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