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焦以璇)10月23日,中國人民大學召開首次新時代理工學科發展大會,系統謀劃、全面部署新質理工學科發展,凝練面向2037建校百年理工學科發展的戰略目標、核心任務、重大工程、實現路徑。
中國人民大學黨委書記張東剛表示,站在“十五五”規劃新起點,要答好產業需求、科技發展、文理交叉、人才培養、內外資源、國際前沿的學科發展“六問”,緊密對接黨和國家重大戰略、緊扣科技前沿和產業需要,強化有組織科研與自由探索相結合,推動深度學科交叉與科教融匯、產教融合,在原始科技創新上實現“點”的突破,在支撐場景應用上實現“合”的突破,堅定不移走出一條具有人大特色的交叉化、融合化的新質理工學科發展新路。要堅持系統思維,牢牢把握貫徹“存量改造”與“增量突破”的辯證關系、“基礎研究”與“前沿探索”的耦合關系、“學科生態”與“人才培養”的共生關系,主動識變、謀變、應變,以快速行動彰顯改革擔當,以持久發力夯實學科根基,不斷提升高等教育對高質量發展的支撐力和貢獻力。
中國人民大學校長林尚立表示,建設人大特色、世界一流新質理工學科,要錨定“大戰略”,聚焦黨和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堅持“四個面向”,服務國家知識創新和自主知識體系構建;要拓展“大空間”,充分發揮北京城市副中心、中關村、雄安新區等多地優勢,積極培育面向未來的新興科技增長點;要建設“大平臺”,搭建可引進人才、培養人才、承擔重大工程項目的全新形態基礎研究載體,助力高水平學術研究;要聚焦“大項目”,結合學科所長明確主攻方向、打造核心品牌,持續產出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成果;要組織“大團隊”,突破“單兵作戰”模式,組建教師和本碩博學生聯動的創新人才隊伍;要培養“大人才”,培養科學和人文素養并重、文理交叉融合的人才,打造理工人才培養的“人大模式”;要優化“大生態”,系統優化資源配置與管理機制,做好基礎研究與戰略研究、不同學科間的交叉聯動。
據悉,就落實理工學科高質量發展行動,中國人民大學將采取多項舉措,如設立理工學科專項發展基金,統籌管理人才、平臺、資金、獎項、招生計劃、研究項目等;堅持“破五唯”和“立新標”相結合,著力引進和培養戰略科學家與學科領軍人才,完善青年人才發現、選拔和培育機制等。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