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田玉)10月24日,在第86屆中國教育裝備展示會期間,“人工智能時代研學實踐創新發展研討會”在青島世博城國際會議中心舉辦。
“技術對一個國家、對一個民族都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中國教育裝備行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夏國明在致辭中指出,研學實踐是教育課程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夠突破課堂的空間限制。我們要積極構建綜合實踐課程體系,打造沉浸式虛擬體驗場地,建設全過程的評價體系,推動研學實踐高質量發展。
“人工智能教育和勞動教育的結合是符合知識發現和發展的自然規律的。”浙江工業大學教授、浙江省勞動教育首席專家王涌結合“觀、感、行、悟”四方面,分享了人工智能勞動教育產品的設計理念,介紹了人工智能在研學實踐中的創新應用。
《研學旅游指導師》國家職業標準及配套教材評審專家、北京大學CASHL管理中心王彬認為,目前,許多研學營基地還停留在非互動式的數字化展示。隨著技術的發展與學習者對話的深入,促進主動學習的AI應用將會走進研學實踐建設領域。未來,應積極運用數字技術支撐資源普查,建立全流程的資源管理系統,為資源保護、利用與融合提供支撐。
中國教育技術協會創客教育專業委員會理事長、正高級中學教師黃岳明回顧了人工智能的發展歷史,為研學實踐教師的人工智能素養提升路徑提出建議。他表示,教師要主動適應人工智能時代的教育教學方式,樹立技術改變教育的理念,了解人工智能相關概念,學會使用信息工具。
會上,多位與會者分別代表區域、學校作經驗分享。教育部教育裝備研究與發展中心原副主任、中國教育裝備行業協會綜合實踐與勞動教育基地(營地)工作委員會專家組長李玉先作總結發言。
本次會議由中國教育裝備行業協會指導,中國教育裝備行業協會綜合實踐與勞動教育基地(營地)工作委員會主辦,中國教育技術協會創客教育專業委員會、浙江寧海縣青華自然教育學校協辦。中國教育裝備行業協會綜合實踐與勞動教育基地(營地)工作委員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趙杭生主持會議。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